小麦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及其抑制基因遗传与表达规律研究.pdf

小麦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及其抑制基因遗传与表达规律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及其抑制基因遗传与表达规律研究

摘要 基因推导结果是抗病育种和抗病基因合理运用的理论基础。选用20个鉴别能力较强的小麦叶 锈菌致病类型,在3个恒定温度和2个恒定光照强度下测定,结合系谱分析等,对28个二倍体、18 个四倍体、7个双二倍体和我国47个普通小麦中的苗期抗叶锈基因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粗山 共10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J841倍体、1J41四倍体和424普通小麦含有未知基因。基因推导结 果还表明:结合温度与光照强度梯度试验,具有持久抗病性潜质的抗叶锈病基因Lrl3和脚≯可在 苗期进行推导。选用耵{T、PHT、FHT、THS和THP等致病类型的混合菌种测定上述材料在成株 高抗或中抗,其余普通小麦具有馒锈性, 通过杂交将近缘植物中的抗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是抗病育种的常用方法。但由于抑制基因的 存在,某些二倍体或四倍体中的抗病基因在双二倍体中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其固有抗病性。 将双二倍体Aml~Am7及其二倍体和四倍体亲本接种小麦叶锈菌不同致病类型,在不同温度和 不同生育时期测定。结果表明:在苗期,四倍体Ps5、Ps8和Ds3中的抗叶锈病基因Lrts在双二 中的Lr23和未知基因在飙二倍体Am6中均不能充分表达其抗病性;在成株期,LrPs在Am4中 表达其抗病性:抑制基因可存在于AB染色体组或D染色体组上,对致病类型和抗病基因均有专 化性,其表达还可能受寄主遗传背景、生育时期和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对Aml~Am5遗传 型DGs羽B的抗病性均由1对相同的隐性抗病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5A上。可能具有荆量效应; 病基因的表达。 通过寻找抗病四倍体与感病六倍体杂交R植株的抗病性与染色体条数关系的方法,对我国普 通小麦D染色体组上掷制基因筋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致病类型DHS/GD,普通小 基因表达的基园。 对基因推导,遗传分析和单体分析中的问题及抑制基因的存在原因和研究意义等进行了探 讨。认为在苗期进行基因推导时,应尽量多地选择鉴别能力强的致病类型,在相对稳定均一的环 境条件下重复测定,并结合系谱分析等,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认为F3和(或)测交Fz是遗传 分析的关键, 关键词:小麦;抗叶锈病基因;抑制基因;基因推导:遗传分析 Postulationofleafrustresistanceat seedling genes stage andinheritanceand oftheir expressionsuppressors Doctoralcandidare:YuanJunhai FellowChert Supervisors:ProfessorShimal,Research Zung Wanquan Abstract Gene thetheoreticalfoundationofresistant andrationalutilizationof postulationlay breeding resistance ofPucciniatriticinawithmore invariable gene.Twentypathotypes differential,3temperature and2invariable wereusedforthe ofleafrust lightintensityschemes,andpedigree postulation analysis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