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磺隆除草剂在壤中的结合残留及其微生物降解研究
摘 要
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应用于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及部分禾本科杂草,具有用
量少、生物活性高、选择性强等特性。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该类除草剂在土
壤中极低的污染和残留就可以造成对后茬作物的药害,并对水土生态环境产生威
胁。因此,研究这类除草剂在各种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其环境行为等,对合理用
药、减轻农药危害、提高土壤和水体环境质量以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都有重
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采用长期培养实验,着重开
展了14C.甲磺隆在各类土壤中的结合残留、土壤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结合残留
的结合形态以及结合残留物微生物降解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f取得的主要研
究结果如下:
(1)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甲磺隆在15种不同土壤中存在形态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224天内,土壤中甲磺隆的残留量与降解时间之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间延长而不断降低。土壤pH值与甲磺隆“C.残留物的降解半衰期、残留量及可提
取态残留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结合态残留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越强,
甲磺隆降解速率越快,但结合态残留量也越高;土壤中各腐殖质组分和粘粒的含量也影响
甲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和存在形态。甲磺隆残留与土壤性质之间经逐步回归分析可得
物生物量碳,x3:粘粒,)(4:富啡酸碳,x5:全氮量)。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
果表明,土壤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有机碳中富啡酸碳所占的比例是影响甲磺
隆在土壤中残留的主要因素。
(2)从土壤有机质形态分级方法着手,探讨了5种水稻土中甲磺隆结合残留物在
不同结合形态有机碳库中的动态分布及其与士壤性质的关系。结果显示,土壤中
”c.甲磺隆结合残留为松结态腐殖物质稳结态和紧结态腐殖物质,松结态甲磺隆残
留物的相对百分比(H1)与土壤CEC、无定形铁含量变化规律相一致,稳结态甲
含量呈相反趋势,紧结态甲磺隆残留物的相对百分比(H3)与无定形铝含量变化规
律基本相似,但不同结合态甲磺隆残留物的相对百分比与土壤粘粒含量及各结合形
态腐殖物质含碳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
(3) “C.甲磺隆结合态残留物在土壤腐殖物质中的分布是:富啡酸胡敏素胡敏
酸。在处理最初28天,富啡酸中14C一甲磺隆结合态残留物不断增大,随后减少;胡敏
素中的结合态残留量在28-224天变化不大。甲磺隆¨C.结合残留物在不同土壤之间
的结合及其分布都是有差异的,与土壤pH值、粘粒矿物类型等都有密切关系。分
布在不同形态有机碳库中的农药结合残留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活性上的差
异,甲磺隆残留物在土壤中较强的迁移性及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均可能直接与
其在土壤腐殖物质中的分布有关。
(4)不同温度、含水量等土壤环境条件下甲磺隆除草剂的消长动态规律为:在
40%田间最大含水量的土壤中,前14天培养期间,甲磺隆“C.结合残留量为35℃
高值出现得越早,但随后减少的速度也快。在35。C条件下,土壤中甲磺隆HC.结
合态残留量为20%40%50%田间最大含水量。在试验范围内,甲磺隆降解半衰期
随土壤温度的升高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降低,但土壤中甲磺隆除草剂的降解对
温度反应更敏感些。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降解的最佳环境条件为35C和50%EI
间最大含水量。另在25C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甲磺隆结合残留物在土壤
结合态腐殖物质中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壤含水量越低,分布在土壤松结态
腐殖物质中的甲磺隆14C.结合态残留率越高,28天之后表现更为突出。在培养前
28天内,不同含水量下的土壤中稳结态甲磺隆残留率差异不明显:28~224天期间,
含水量低的土壤中稳结态甲磺隆残留率低。在培养前112天期间,含水量低的土
壤中,紧结态甲磺隆残留率高,但黄斑田中40%和20%田间最大含水量间的差异不
大;随后的培养时间里才表现为紧结态甲磺隆残留率随含水量降低而减少。该研
究结果为阐明干燥土壤环境中易发生甲磺隆除草剂残留药害提供了进一步的依
据。
(5)研究了不同处理土壤中结合态甲磺隆残留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
解中间产物的生态效应仍不容忽视,对土壤细菌、真菌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而
土壤放线菌却受到了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高达100%,至培养结束时(84天)
V
放线菌数量还未恢复到对照水平,但微生物反应程度在不同土壤、氮素水平及培
养时间上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尤其是放线菌,可作为评价甲
磺隆除草剂残留污染土壤生态环境效应的敏感指标。外源氮素(尿素)的添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