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形成因素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oc
论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形成因素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 要:云南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由于少数民族的多样性最终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本文主要阐述了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形成因素,并分析了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后也提出了有效保护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族文化;多样性;形成因素;社会发展
云南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它主要有52个民族,人口超过5000人的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景颇、傈僳、纳西、阿昌、拉祜、基诺、佤、德昂、布朗、普米、独龙、怒等15个少数民族又为云南所独有。各少数民族具有特征鲜明且极有盛名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特色的部分。其生计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行旅文化、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年节文化、宗教文化、文学文化、艺术文化等等。
一、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形成因素
云南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本土化;二是,外来文化的影响。
1.文化本土化主要体现在文化受社会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使得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形成了多种文化形态,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边疆多民族的基本特点,促成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云南民族文化是云南各民族在云南这一特定地理环境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处北纬21°08′-29°15′,东经97°39′-106°12′,面积为39.4万km2。东邻贵州和广西,北接四川,西北角与西藏毗邻,西面、西南面与缅甸接壤,南面、东南面与老挝和越南交界,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处在亚洲三个特色极不相同的自然地理区域的结合部位,东侧连接东亚季风区域半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面和西面连接着南亚次大陆和中南半岛的亚洲热带季风区域,滇西北则与青藏高原相连,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实现了三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相互连接和过渡,同时高山阻隔效应和纵横水系。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大文化板块交汇处的特殊区位,造就了云南民族成份复杂、文化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空间分布格局。云南不仅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而且有“民族王国”之称。占全国半数以上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的同时,在云南这块自然空间大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创造了各自特色的本土文化,并通过不断吸纳众多的外来文化和异域文化,形成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垂直分布相适应的多种文化类型,使得云南文化具有多样性。
2.外来文化的渗入影响而形成。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不同的区域类型因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的差异,对文化之间的交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云南沿边境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区位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它们在与汉文化的融合程度上亦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文山、红河、思版临、德宏、怒江分别位于滇东南边境区、滇南边境区、滇西南边境区、滇西边境区和滇西北边境区,自然环境与地理区位条件差别十分明显,各个区域内的民族构成、文化类型不一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因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相当密切。
3.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历程。云南是我国环境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最典型的区域。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也是中国自然条件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中国56个民族中,有52种民族在云南均有分布,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得民族有26个,包括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回、纳西、藏等。少数民族1000多万人,占总人口1/3。云南境内,高山险阻,河流百转,山川俊美,林海茫茫。立体的地形和立体的气候,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在3000年前中国的汉族祖先在中原开发出“文明时代”之后,惯于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而又为多山的地理环境所封闭的云南古代民族,便开始落后于云南内地及中原民族的发展,并且各民族的发展速度也参差不齐。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有处于封建社会的傣族,有处于奴隶制的小凉山彝族,有处于原始公社形态的基诺、独龙等民族。在泸沽湖旁,还有处于母系氏族阶段的摩梭人。
云南高原跌宕起伏,高山峡谷相间排列,名江大川相间排列纵横交错,阶梯地势逐级下降,立体气候异常明显,在这样特殊多样的生态环境里,原来属于同一种群的人们,尽管其水平分布在同一海拔梯层,且居住区域的直线距离很近。但由于地理的隔绝和地形的“立体”,便将他们分割到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小”生态系统中。这样,他们几乎失去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以及婚姻交流,久而久之,各自在语言、经济生活、文化以及心理素质方面,形成了“不同于外界而内部相同”的特色,进而发展成为不同的民族。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中的少数民族,即居住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的少数民族,其经济、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