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6,49(1):80-89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6.01.007
农杆菌介导的柳枝稷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1 1 1 1,2
刘燕蓉 ,岑慧芳 ,严建萍 ,张万军
1 2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 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北京 100193 )
摘要:【目的】为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柳枝稷高效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方法】试验以柳枝稷品种 Alamo、
Performer 及 Blackwell 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愈伤诱导 6 周后,借助解剖镜观察愈伤形态,去除
愈伤组织外层含水量大、海绵状愈伤组织,挑选位于愈伤组织中心位置的核状、紧实型愈伤置于继代培养基培养。
暗培养3周后,在解剖镜下挑选结构松脆、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按细胞系继代增殖培养。该类愈伤组织易于分化,
属单子叶植物愈伤组织分类中的第Ⅱ型。经两次继代增殖培养后,可以获得足够的愈伤组织进行再生和遗传转化
研究。为优化柳枝稷Ⅱ型愈伤组织的农杆菌侵染流程,试验比较了 3 种农杆菌侵染流程下的转基因效率。真空和
干燥处理(VD):将装有愈伤组织及菌液的50 mL离心管置于真空泵中抽真空10 min(压力-0.8 MPa),28℃, 80
r/min慢摇20 min后弃菌液,将愈伤组织堆放于3层滤纸上干燥处理2 h,随后将愈伤组织转入含有500 μL无菌
水的 2 层滤纸上进行共培养;冷处理加真空和干燥处理(CVD):侵染前将愈伤组织置于 3%麦芽糖、300 μmol·L-1
谷氨酰胺(Gln)溶液中冰浴 20 min,然后依 VD 流程侵染,共培养阶段用 MP 培养基代替无菌水;渗透冷处理加
真空和干燥处理(PVD):用6%的麦芽糖溶液替代CVD中3%麦芽糖溶液。通过比较Gus 染色及PCR阳性率来评价三
种方法的转化效率。【结果】愈伤挑选方法不仅从柳枝稷低地型品种中挑选得到再生率达95%以上的Ⅱ型愈伤细胞
系,也首次获得高地型品种 Blackwell 的Ⅱ型愈伤组织,分化率达 50%。不同转化方法评价过程中发现,低地型
品种AlamoⅡ型愈伤组织采用CVD农杆菌侵染流程转化效率最高,达72%,显著高于侵染流程VD(53%)和PVD(44%)。
应用CVD转化法,Performer 转化率达96%;首次成功进行了高地型品种Blackwell的遗传转化,转化效率为5.6%。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借助解剖镜挑选柳枝稷易于再生的Ⅱ型愈伤组织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柳枝稷不同生态型
品种;农杆菌转化过程中采用 CVD 侵染流程可显著提高转基因效率。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柳枝稷Ⅱ型愈伤组织的挑
选流程,建立了适合不同生态型柳枝稷的高效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首次获得高地型品种 Blackwell 的转基因植
株,为柳枝稷遗传改良及其功能基因研究奠定基础。该方法也适用与其他难于再生的单子叶植物再生及遗传转化
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柳枝稷;高地型品种;Ⅱ型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农业杆菌介导
Optimizing of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Switchgrass Cultivars
1 1 1 1,2
LIU Yan-rong , CEN Hui-fang , YAN Jian-ping , ZHANG Wan-jun
1
( De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墨西哥玉米结构日粮对五龙鹅消化代谢的影响.pdf
- 母源抗体对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感染诱发生长迟缓和免疫抑制的预防作用.pdf
- 母猪哺乳期蛋白限饲对子代血脂水平、肌内脂肪含量及H-FABP基因表达的影响.pdf
-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伴随的β卫星分子复合侵染引起广东棉花曲叶病.pdf
- 木瓜属品种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pdf
- 木薯脆性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pdf
- 苜蓿干草在高产奶牛日粮中适宜添加量的研究.pdf
- 苜蓿盲蝽化学感受蛋白Alin-CSP6的气味结合特性.pdf
- 苜蓿总皂甙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pdf
- 钼、硼对大豆品质的影响.pdf
- 农杆菌介导苹果炭疽病菌的遗传转化及转化子鉴定.pdf
- 农杆菌介导瞬时沉默小麦HCP1的研究.pdf
- 农杆菌介导甜高粱转Bt cry1Ah的研究.pdf
- 农户采用不同稻作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___基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的农户调研数据.pdf
- 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研究___基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农户调研数据.pdf
- 农户小麦生产的产出增长与分解___基于河南省农户层面的实证分析.pdf
- 农垦对温带草地生态系统CO2、CH4、N2O通量的影响.pdf
-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___以北京市设施番茄生产为例.pdf
- 农田尺度下冬小麦晚霜冻害空间差异及原因分析.pdf
- 农田环境中固氮菌的促生潜能与分布特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