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之评论体论说文.doc
文言文阅读之评论体论说文
【解题钥匙】
评论,重点是对特定事物的分析、评价,指明优劣得失,分析前因后果,总结经验教训,表明自己或支持或反对、或赞美或贬抑的态度。评价的目的在于分清是非善恶、功过美丑,褒功扬善,贬过弃丑;或者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一篇评论体论说文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评论对象交代得清楚;自己观点正确、态度鲜明。具体来说,评论体论说文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思想评论
常用释义正名法(把有关名词、概念的外延、内涵解释清楚)、揭示实质法(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地把问题的实质揭示出来)、立标衡定法(拿出公认的标准来衡量所评价的对象,合则好,不合则不好,属理证一类)、推因论果法(说明或推断评论对象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已经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结果,也属理证一类)、比较异同法(即类比法、对比法,进行比较鉴别),等等。
二、驳论
多为反驳错误的言论,常用归谬法(按照对方的说法推导出显然荒谬的结论,以此证明它的错误)。这类论说文有一个专门的文体――辩。因为古代“辨”“辩”通用,有些文章标题中写作“辨”。辩即辨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读辩首先要明确驳斥的论点,然后分析其辨析真伪的手法。如阅读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就要先找出作者树立的靶子:成王以桐叶封弟,周公促成其事,然后分析作者论述天子戏言之谬的方法。
三、事件评论
常用立标衡定、推因论果等方法,此外还有述评合一法(寓评价于复述作品内容之中,也是例证法的一类)。这类评论体论说文除了在常见的论、说、原、序文、书信中会出现,更多的见于奏议中。奏议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上行公文文体,是古代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等。奏议属于实用性很强的政务文,不仅用于陈情、表意,更多用于议事、谏言、劝请、游说等。因此,考生在阅读奏议时,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外,还要注意结合文后注解对奏议的相关背景和类型作一定了解。我国各朝各代均产生了很多上书谏议、指陈时弊、规劝帝王的名篇。讽谏的内容不一而足,形式多样,有的针对人,有的针对事。一般来说,奏议都是一事一议。奏议用于向皇帝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答复询问,所以所有的信息都一目了然,基本上按照“条陈事项――提出明确的论点――举例论证”的结构行文。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争臣论
□韩 愈
或曰:“夫阳子①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②,则入告尔后③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夫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
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宜,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④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
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V⑤,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L?L⑥,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逸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
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道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己,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选自《韩昌黎集》,有删改)
[注]①阳子:阳城,唐代谏议大夫。在位时没有太多谏议,韩愈为此写《争臣论》以指责。②嘉谟嘉猷:谟和猷,都是计划、策略的意思。指好的计划、策略。③后:即位的君主,泛指君主。④熙鸿号:熙:明,光明。鸿号: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