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doc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70-02   摘要:孔子说:“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即形象,是形式,意则是内容。由此可见,鉴赏诗歌的形象十分重要。这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诗歌形象即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所包含的很广泛。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而古诗人物形象鉴赏,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语文高考的难点。   关键词:鉴赏 诗歌 人物形象 能力   一、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动具体的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又称意象。   2、诗歌形象(意象)的分类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3、鉴赏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4、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形象及主题的信息。   二方法指导答题步骤   (1)刻画了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用诗歌的具体词语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盖帽”论点来写。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结合诗中的“逢”“抱膝”“伴”“夜深坐”“说”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景,可以得出答案:刻画了除夕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盖帽),游子在寒冷的冬至夜,旅居在外,双手抱膝坐在灯前,孤独寂寞,联想到家人也在思念自己,构思新颖。表达了羁旅之苦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又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盖帽)。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三、例题分析规范答题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形象特征)。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