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病总论2014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痂:系凝固的组织液和血浆,混有红细胞、 脓细胞、变性的上皮细胞、细菌等成份。 痂常见于糜烂和 溃疡之表面。口腔内的粘膜因唾液湿润而不结痂。 11.坏死和坏疽 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物寄生菌作用而发生腐败,称为坏疽。 第三节 检查与诊断 一、病史 1. 主 诉 2. 现病史 3. 既往史 4. 个人史 5. 家族史 6. 系统回顾 (一)口腔黏膜检查 二、检 查 1.口腔黏膜检查步骤: (1)唇黏膜和移行沟(上下) (2)口角联合区和颊黏膜(左右) (3)舌(舌腹,舌背,舌侧缘) (4)口底 (5)硬腭和软腭 (6)牙槽嵴/牙龈(上下) 唇红、唇黏膜检查 颊黏膜及移行沟检查 口角联合区和颊黏膜(左右) 舌检查(背,腹及侧缘) 口底检查 口 底 癌 软,硬腭检查 牙槽嵴/牙龈(上下) ㈡ 辅助检查 1.血液学检查 2. 免疫学检查 3.活体组织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是粘膜病诊断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从病损区取下病理组织,做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的变化,然后作病理学诊断。 口腔白斑(HE×100) 白斑中度异常增生 (HE×100) 白斑轻度异常增生 (HE×100) 白斑癌变 (HE×40) 白斑重度异常增生 (HE×100) 病理诊断 方法及注意事项 (1)术区消毒,不要使用染料类消毒剂。 (2)局部麻醉时,不可直接注射在取材处,以免组织 变形。 (3)在病损组织和正常组织交界处切取0.5—1cm大 小梭形组织。 切取的组织要足够深,至少达到网状层或粘膜下层。 注意组织不可挤压,避免组织撕裂及损坏。 不要切取溃疡中心,以免取到坏死组织。 (4)溃疡性及炎症性疾病要在控制感染后再取病理组织。 4. 脱落细胞学检查 细胞总类 细胞数目 粒细胞 71 正常二倍体细胞 1885 正常增生或疑似病变细胞 881 病变细胞(DI2.5) 19 细胞总数 2785 DNA诊断意见:可见大量DNA倍体异常细胞 细胞核图像及DI值 DNA 指数 DNA 指数 细胞核数量(个) 细胞核面积(μm2 ) 5. 微生物学检查:其中以真菌检查最常用。口腔黏膜真菌感染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常用涂片检查或培养。 (1) 涂片直接镜检 (2) 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7.分子生物学检查 口腔 癌症控制 早期发现 化学预防 吸烟、饮酒、嚼槟榔 危险因素的控制 口腔癌早期诊断和防治 引:Saman Warnakulasuriya. Global epidemiology of oral and oropharyngeal cancer. Oral Oncology 2009. 创伤小、灵敏、可靠、能够代替癌发生率的中间标志物 阳性对照组 8%酒精组 35%酒精组 4NQO 癌的化学预防 用天然的或合成的化合物干预癌前病变,预防肿瘤的发生或使肿瘤细胞分化逆转,从而达到预防恶性肿瘤的目的。 问题? ? ? ? ? ! 复习思考题 1. 口腔粘膜病的主要临床病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 试述口腔粘膜病活体组织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临床上检查口腔溃疡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 * * * 早上好! 第一章 口腔黏膜病概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临床病损 第三节 检查与诊断 第一节 概述 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与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口腔黏膜病病因复杂,病种较多,临床表现多样化,往往与全身状况关系密切,有些黏膜病是全身疾病的口腔表现。 一、我国口腔黏膜病学的发展历史 我国对口腔黏膜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著名的《黄帝内经》记载的“岁金不及,炎火乃行,丹谷不成,民病口疮”明确指出口疮是属于热盛肌腐之证,与现在中医认为口疮是由于上火所致的看法基本一致。“口疮”病名一直沿用至今。 随后宋、元、明、清各代的名著中对口腔黏膜病都有许多的记载。口糜、口疮、口疳、口菌、鹅口疮的都是口腔病变的很精辟的描绘中医药学也有不少可贵的诊疗经验记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者开展了对口腔黏膜病常见病的治疗,发表了一批以临床研究和病案总结文章,在中西医结合防治口腔黏膜病方面有很大进展。 我国口腔黏膜病学的发展较快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