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品种兰天9号慢叶锈性QTL分析.pdfVIP

中国小麦品种兰天9号慢叶锈性QTL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5,48 12 :2346-2353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12.007 中国小麦品种兰天9号慢叶锈性QTL分析 韩柳莎,王佳真,师令智,朱 琳,李 星,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保定 071001 ) Puccinia triticina )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一种重要 摘要:【目的】由小麦叶锈菌( 真菌病害。目前防治小麦叶锈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中国小麦品种兰天 9 号苗期对大多 数叶锈菌小种表现感病,成株期对小麦叶锈菌则表现为明显的慢锈性。研究旨在分析中国小麦品种兰天 9 号的成 株抗叶锈性,发掘其中含有的QTL,并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定位,为小麦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抗病 亲本兰天 9 号和感病亲本辉县红杂交获得到 197 个家系的 F2:3 群体,2011—2014 年连续 3 年在河北保定种植,并 利用 3 个叶锈菌生理小种混合菌种(THTT、THTS、THTQ)进行田间接菌,小麦成株期调查最终发病严重度,获得 表型数据。利用1 232对SSR 标记对兰天9 号、辉县红以及F2:3 群体进行基因检测,获得基因型数据。结合表型数 据和基因型数据,利用Map Manager QTXb20创建连锁图、QTL Icimapping 3.2软件进行抗叶锈病QTL 分析。【结 果】检测到5 个QTL,其中位于2B染色体上的QTL暂命名为 QLr.hbau-2BS,在连续两年的数据结果中都被检测到, 解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 6.0%和 9.1%;标记区间分别为 Xbarc55-Xgwm148 和 Xgwm429-Xwmc154;LOD 值分别为 2.6 和3.46;加性效应分别为-6.1和-8.7;显性效应分别为3.03和3.4。1B染色体上1个QTL暂命名为QLr.hbau-1BL.2, 连续两年被检测到,解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7.7%和10.7%;标记区间为 Xwmc766—Xbarc269;LOD值分别为2.5和 3.1;加性效应分别为-1.0和-1.1;显性效应分别为-13.0和-14.9。其他3 个QTL只在一个年份被检测到,1B染 色体上暂命名为 QLr.hbau-1BL.1、4B 上暂命名为 QLr.hbau-4BS、3A 上暂命名为QLr.hbau-3A,均在 2011—2012 年度检测到,解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11.7%、8.5%、5.6%;标记区间分别为 Xbarc80—Xwmc728、Xgwm495—Xwmc652 和 Xgwm161—Xbarc86;LOD值分别为5.1、4.0和2.8;加性效应分别为6.5、-5.5和-3.1;显性效应分别为-6.5、 6.2和6.6。QLr.hbau-1BL.1 来源于感病亲本辉县红,其余4个QTL来源于兰天9号。【结论】结合田间表型数据 和基因型数据,检测到位于1B、2B、3A、4B染色体上5个控制小麦成株抗叶锈的QTL。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成株抗病基因;遗传分析;QTL作图 QTL Mapping for Adult-Plant Resistance to Leaf Rust in Chinese Wheat Cultivar Lantian9 HAN Liu-sha, WANG Jia-zhen, SHI Ling-zhi, ZHU Lin, LI Xing, LIU Da-qun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iological Control Center of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of Hebei Province, Baoding 071001, Hebei Abstract: 【Objective 】Wheat leaf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triticina, 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that can cause severe yield loss. The use of resistant cultivars is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damages caused by wheat leaf rust. Wheat line Lantian 9 is susceptible to most of the Chinese current leaf rust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