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古代宗教的动摇与转化时期——春秋解析.docVIP

03 古代宗教的动摇与转化时期——春秋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古代宗教的传衍与衰落 一、传衍 1、卫巫监谤 2、挟天子以令诸侯 二、衰落 1 古代宗教的没落瓦解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迁。 2 古代宗教的没落瓦解的表现 3、无神论思想的发生及其影响 第二节、儒家的宗教思想及其影响 一、孔子:“天命鬼神”的宗教观 1、前言 2、扬弃 二、孟子“天人合一”的宗教观 1、天的属性 2、尽人事而听天命3、天人合一 4、作用:彻底“内化”宗教神学 三、荀子以人道释神道的宗教观 1、天人关系 2、形神关系 3、化性起伪 第三节 道家的哲学思想及宗教意蕴 一、老子 1、道论 2、反者道之动 3、个人修养 二、庄子 1、物物者非物 2、认识论 3、天人关系 4、见独 自西周末年厉王时代起,古代宗法等级制国家开始进入了一个“百川沸腾,山冢崒崩”的动荡时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周厉王(前878 —— 前828)试图用宗教为武器,压制人民的反抗,《国语·周语上》载: 厉王虐,国人谤王。郜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郜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郜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2、挟天子以令诸侯 周厉王利用职业宗教巫师监督民众,谁有不满言论便告国王,逮捕杀之,宗教为维护暴君政权起了非常恶劣的作用,为正派的大臣所不齿,为人民群众所愤恨,所以才有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千古名言。然而传统宗教并不能挽救周王室的衰落。公元前770年,在内乱和犬戎入侵的双重打击下,周幽王(前781 — 前771)被杀,周平王(前770—前720)被迫放弃镐京,东迁洛阳,史称东周,亦即春秋战国时代。此时期虽然已是: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 政权下移,各国诸侯各自为政,周天子形同虚设。但是,由于诸侯们很长一段时间内尚未强大到足以自立的水平,因此还没有谁敢废周天子而称王。即使是大国也要: 挟天子以令诸侯 各国诸侯表面上共尊周天子,在国内亦实行周礼,使得周公在西周初年制订的宗教礼仪仍继续流行。 二、衰落 1 古代宗教的没落瓦解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迁。 古代宗教的没落瓦解的2.1礼仪制度——礼崩乐坏 周礼的教规教仪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古代社会从来就是一个“人治”社会,任何法律和礼仪都可因人而异,灵活变通。周礼本为严格等级宗法制度而设,但是对于它的制定者周公及其子孙却网开一面,给予了特殊照顾。周公的后代在其封地鲁国可以行天子之礼,祭天、祭泰山、所以有“周礼尽在鲁矣”之说。这种法外特权在王朝兴盛时期仅仅是个别现象,而且必须经过天子的许可。但是到了王朝的衰落时期,天子弱而诸侯强,强者便各行其是了。春秋时期各种祭祀虽然照旧进行,但规格、礼仪则被破坏殆尽了。这便是当时人们痛心疾首的“礼崩乐坏”的局面。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就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呼?”《论语》 “旅”也是祭祀的一种方式,大夫祭泰山,这在西周是不可想象的事,可如今孔子也无可奈何。 八佾(yi)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鲁国权贵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在祭家庙时,竟然模仿天子才有权使用的64人舞蹈仪仗 2.2宗教组织瓦解分散 古代宗教从“绝地天通”时起,便由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职业巫师所把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支职业宗教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大,分工变细。 商代:巫、觋(xi) 周代:卜、史、宗、祝等 春秋:随着王室和贵族势力的衰落,他们培养的教团势力也随之瓦解了。有些流入民间: 为士人操办红白喜事,唱诗赞礼,成为以“相礼”为业的“儒”; 授徒讲学以知识谋生,成为学问之“儒” 为新旧贵族收养成为替他们出谋划策,奔走效命的权术之“士”; 隐遁山林,探索长生养命仙方,寻找万古不死的灵药,成为方术之“士”。 古代宗教的另一大支柱——职业教团瓦解了,从而引起了学术下移之风。 2.3信仰动摇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核心是“天神崇拜“和”祖神崇拜”,可现实与宗教理论的矛盾却使人感到天神的可疑: 第一,怀疑天神 天地为民父母,养育万民,可现在为什么: 天降丧乱,饥馑存臻 天神本应该耳聪目明,无所不知,扬善惩恶,可现为什么: 舍彼无罪,既伏其辜;若此有罪,沦胥以辅? 天为什么要是非颠倒,降罪无辜呢? 天子本为皇天元子,当统领万邦,可现在天下混乱,诸侯侵夺: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 为什么天不佑王呢? 怀疑祖神,祖先之灵为什么看着子孙受难而不拯救呢? 群公先王,则我不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诗·大雅》) 第二,由怀疑转而诅咒 昊天不慵,降此鞠凶;昊天不惠,降此大戾。(《诗·小雅》) 威辟上帝,其命多辟。 上帝虽然有很大威力,但他的命令多是错误的。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这如同说:“老天爷你为什么不长久地赐予恩德呢?对天神的道德属性表示了怀疑。 第三,由诅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