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龙脉通口服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效学研究
摘 要
目的:通过观察神龙脉通口服液在心脑血管方面的作用,为药物治疗或预防缺血性疾
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观察神龙脉通口服液对小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对胶原蛋白一肾上腺素诱
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异丙肾上腺
素诱发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神龙脉通口服液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的保护作
用,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1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1)对心电图J点位移的影
响,硝苯地平组和神龙脉通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对J点位移幅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作用(尺O.05),但作用的时间点不同,说明神龙脉通口服液高剂量时对缺血后5-10
min时间窗有效(尺O.05),中剂量时的缺血后早期且pl-3min’(尺O.01)作用较好,
低剂量时的5
10min 01
20min (尺0.
mi和中剂量卜 ,特别是中剂量5一
加心率),表现为高剂量1n.)
min(尺O.01)
最为明显,但阳性对照硝苯地平组表现为降低心率,在缺血后1rain、20
时有效。说明两者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不尽相同。(3)对心肌梗死超微结构的影响,
硝苯地平组和受试药物神龙脉通口服液高、中剂量组也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但二
者相比,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病变轻微,大多数心肌纤维正常,肌丝排列整
齐均匀,但血管周围均可见渗出、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管腔内淤血。受试药物神
龙脉通口服液低剂量组,心肌纤维基本正常,肌丝排列欠整齐,部分肌丝断裂、坏死
或溶解,血管周围渗出、严重水肿、明显炎细胞浸润,管腔内淤血。与阳性对照硝苯
地平组比较,有一定差异,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轻。说明神龙脉通口服液能对抗心
肌缺血作用。(4)对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显示:与空白组比
较模型组对CK和LDH的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尺O.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
阳性对照硝苯地平组、神龙脉通口服液高剂量组对CK和LDH的升高水平均有一定程度
的抑制作用(尺O.01或尺O.05),神龙脉通口服液中、低剂量组对LDH有明显抑制作用
(只0.01)。说明神龙脉通口服液对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大鼠血清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2神龙脉通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复方丹参滴丸及神龙脉通高、中、低剂量均可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浆粘度(尺O.05或
P(O.01),但对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低切、全血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粘
度均无影响。说明神龙脉通口服液具有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浆粘度水平的作用,且表
现为低剂量较佳。3神龙脉通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硝苯地平组及神
龙脉通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对凝血时间均有明显延长作用,且神龙脉通口服液优
于阳性对照丹参滴丸组,并表现为低浓度时延长更明显。说明神龙脉通口服液对凝血
时间有影响,效果优于复方丹参滴丸组,且低剂量组最佳。4神龙脉通口服液对小鼠
耐缺氧时间的影响:神龙脉通口服漱、B、C剂量组对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均明
显延长(尺O.05或尺0.01);与复方丹参滴丸阳性对照组相比较,除空白对照组外所
有组均无差异(P0.05)。5神龙脉通口服液对胶原蛋白一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
栓形成的影响显示:神龙脉通口服’液A、B、C剂量组小鼠偏瘫恢复率均明显增高(尺0.05
或尺O:01),与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相比较,神龙脉通口服液A、B剂量组均没有差异
(尺0.05)。
结论:神龙脉通口服液能增加小鼠耐缺氧能力,并在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减
小J点位移幅度,增加心率),降低血液粘稠度,抗凝血等方面有效。表明神龙脉通
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及保护心脑血管缺血缺氧作用,能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
生发展,对缺血性疾病有着较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有望通过深入研究,迸一步为展
开在方剂的作用机制、配伍原理、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方面,探索方剂配
伍理论提供科学数据。
关键词:神龙脉通口服液;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疾病;心肌缺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