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政权与旧官僚:北伐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人事递嬗.pdf
第 34卷 第 4期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1.34 NO.4
2012年 8月 JournalofHuzhouTeachersCollege Aug.,2012
新政权与旧官僚 :
北伐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人事递嬗
鲁卫东
(湖州师范学院 历史系,浙江 湖州 313000)
摘 要 :无论是帝制时代的父死子继 ,还是革命所造成的政权倾覆,或民主国家的政党轮替 ,新 旧政权的更
迭 ,都必然会对新政府的人事构成产生影响。北伐后 ,大批具有行政经验 的 “旧官僚”被纳入南京 国民政府之 中,
在顺利实现政权更替的同时,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平稳过渡。然新政权使用新官僚,是为当然之事。吊诡的是,
对于北伐之后的新政权而言,旧官僚固然 “旧”,新官僚却似乎并不太 “新”。这种 “新 旧杂糅,亦新亦旧”的现象虽
为 2O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个新政权却未能在官僚的人事构成上展示其新的一面,从而为其迅速沦
为 旧政权埋下了伏笔 。
关键词 :新政权 ;旧官僚 ;南京 国民政府 ;人事递嬗
中图分类号 :K2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34(2012)04—0067—05
一 、 南北地域歧视与政治势力的新 旧演化
中国自秦汉 以来即有着南北两大子文化之分 ,故以南北对立而表现出来 的地域观念上 的文化与政治
分歧就显得异常激烈。①杨念群注意到,两汉至隋唐时代 ,中国政治轴心与文化轴心,全部集 中于北部地
区,即淮河以北地区。从南宋开始 ,政治轴心与文化轴心短暂积聚南方的趋 向十分明显。但从明代开始 ,
政治轴心回归北方,而文化轴心从此却滞 留南方。[1](P65--66)现代 国家建立之前 ,南北之分 的地域歧视较为
普遍与强烈。孙隆基教授研究表明,清末南北 已经势成水火,本来只是地域分歧进而转为满汉之分,而南
北间的仇视又因为清廷在最后几年实行现代化 “中央集权”进一步恶化 ,武昌起义最终造成了南北对峙局
面的形成。[2](P69--73)而辛亥革命在南方的成功更成为人们判断南北新旧的一个标准,故民初的地域主义中
南北畛域之见尤为严重。l3辛亥革命以来 ,南北之称 已并非仅仅为地域上的歧视之见 ,更包含着 “南新北
旧”的政治话语 。②
北伐前数十年间以长江为分界而形成的南北势力范围最终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性 因素 。在北伐
之前 ,北强南弱 ,故在北方看来 ,只有南征之理 ,绝无北伐之事。但在南方人看来 ,北方统治者的 “无道”,已
让北方沦为 “旧势力”的代表者,故南方以 “有道”而伐 “无道”,以新势力的代表从而跃居正统。③故时人谓:
“长江者 ,南北之天堑也 。此次战争 ,固不能视为南北之交哄,特在革党方 面,则未尝无南北之见
存 。”L4J(咒 本来仅仅为地域歧视上的南北之见,因政治势力的介入而最终走 向对立 ,并在国民党舆论的宣
传下而不断强化 。
1927年 3月 6日,时任大公报经理兼副总编辑的胡政之南游汉 、沪,亲 自考察北伐军和武汉 国民政
府 ,以冷观为笔名发表 《南行视察记》,对北伐军和南方国民政府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尤其是对于国民党
人办事之认真 ,党纪之严肃 ,生活之简朴 ,吃苦 、耐劳的精神颇多赞誉 。_5这样的报道将 国民党人的全 “新”
* 收稿 日期 :2012一O5—28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 目“社会关系与民国政治——民国中央官僚的群体结构与社会 网络
1912—1949”(10YJC770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鲁卫东 ,讲师,博士,从事民国史研究。
① 参见陈序经 :《中国南北文化观》,台北牧童出版社 1978年 。转引 自罗志 田 《南北新 旧与北伐成功的再诠释3,《开
放 时代32000年第 9期 。
② 关于南新北旧的具体讨论可参见罗志田 南《北新旧与北伐成功的再诠释3,《开放时代32000年第 9期。
③ 参见 《南北势力变迁》(社评),《大公报31927年 6月6日,第 1版;罗志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中国60年民族实体理论的发展——新中国60年民族理论发展系列论文之三.pdf
- 新中国60年民族概念理论的发展——新中国60年民族理论发展系列论文之二.pdf
- 新中国60年民族问题理论的发展——新中国60年民族理论发展系列论文之六.pdf
- 新中国初期城市的基层管理——以武汉市江岸区球场街为例.pdf
- 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的话语实践.pdf
- 新中国建立以来民族关系历史记忆建构的反思.pdf
- 新公共服务理论阐释及其政府治理改革的启示.pdf
-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民合作意愿的进化博弈分析.pdf
-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观的转变.pdf
- 新农村建设水为先.pdf
- 新时期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pdf
- 新时期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现状及变迁路径分析.pdf
- 新时期的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进展与评析.pdf
- 新消费行为理论视域下转型时期体育消费的经济学解读.pdf
- 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B县Y镇为例.pdf
- 新的芳酰肼分子钳人工受体的微波干法合成及其识别性能研究.pdf
- 新范式的转换——关于罗达尼·斯达克的宗教市场理论的争议与拓展.pdf
- 新闻内涵与外延认识上的悖论及其解决--纪念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发表61周年.pdf
- 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宗教理论政策的发展.pdf
- 方案与实践清末中央管邮机构的设立与制度冲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