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的活化石,地域文化的奇葩——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安代文化研究综述.pdfVIP

民族艺术的活化石,地域文化的奇葩——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安代文化研究综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艺术的活化石,地域文化的奇葩——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安代文化研究综述.pdf

两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核心期刊 2012年第4期 FOR 3TlI|h”ialJrn·r No.4.2012 J.NORTHWF=5;TUNIVERSITY NAl’IONAI.ITIESf}’[nh-|sophy 民族艺术的活化石,地域文化的奇葩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安代文化研究综述 巴·苏和,,特日乐z 【摘要】蒙古族“安代舞”是闻名于世界舞坛的民间歌舞,堪称为蒙古族的第一舞、蒙古族舞蹈活化石。2006年蒙古族 安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安代舞一安代艺术一安代文化研究。经过50年的努力, 已成为蒙古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安代研究包括安代的田野调查和安代的学术研究,安代的田野调查包括安代词曲的搜集 整理、安代艺人和安代舞蹈动作的采访调查及发掘整理、安代病患者和演唱安代习俗的民俗学调查、安代传承文化圈的调查 等;安代的学术研究,是指从文化学、舞蹈艺术学、音乐学、宗教学、民俗学、医学、心理学、传说学、诗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安代 进行的研究。随着蒙古族安代舞一安代艺术一安代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蒙古族安代文化将更加发挥其无限魅力和无穷潜 质。 【关键词】蒙古族“安代舞”;民族艺术;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2)04一0099—12 内蒙古库伦旗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安代之乡”。蒙古族的“安代舞”是闻名于世界舞坛的民间歌舞,堪 称为蒙古族的第一舞、蒙古族舞蹈活化石。安代舞发源于内蒙古库伦旗,据考证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最初 诞生于蒙占族原始萨满教,是一种用来祛病消灾的宗教性仪式舞蹈,具有健身和娱乐功能。新中国成立 后,蒙古族安代进入了全新发展的阶段。1958年9月,在内蒙古通辽举行的全区民族曲艺、戏剧汇演大会 上,库伦旗代表队演出了安代舞,轰动了整个会场;1960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工作现场会在库伦旗 召开,从这时起,库伦旗便有了“安代的故乡”这一称谓;1965年在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上,库伦 旗民间艺人额尔敦巴拉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表演了安代舞,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由库伦旗乌兰牧骑 表演的《安代传奇》,在198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艺汇演中受到了文化部、中国剧协领导的高度赞扬,库伦 旗还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文化旗”;1996年库伦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2006 年库伦旗的蒙古族安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代是草原文化的明珠。民族文化的瑰宝.地域文化的奇葩。安代囊括了民族语言、民间文学、传统音 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族曲艺、民间美术、工艺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学、民俗、文化空间等诸多 遗产因子。安代文化作为综合性文化遗产类型,其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基本价值也是多元的、多方位的。民 族性、地域性、独特性、综合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是安代的基本特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 [收稿日期]2012—05—05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民委科研项目“蒙古族安代文化研究”(批准号:08NMG02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巴·苏和(195卜)男(蒙古旗),内蒙古库伦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蒙古族文学发展史、地域文化 研究;特日乐.(1984一),女(蒙古族).内蒙古库伦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占文学研究。 万方数据 值、审美价值、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和谐价值是安代的历时性、共时性、现实性 价值体系…。 一、安代的田野调查 (一)安代的田野调查之起始阶段I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I 库伦旗安代舞作为蒙古族民间文化,自从1956年在库伦旗群众、lk余文艺舞台上以“歌舞”形式出现 以来.赢得各民族的热烈赞赏,以“安代舞”的名称享誉周内外。随着安代的名声大噪,人们对它越发感兴 趣,调查研究的工作也随之开展起来[“。事实证明,安代研究首先始于安代的田野调查。安代的田野调奄 包括安代词曲的搜集整理、安代艺人和安代舞蹈动作的采访调杳及发掘整理、安代病患者和演唱安代习 俗的

文档评论(0)

wudixiao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