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营养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④脱棉酚毒:Fe2+与游离棉酚以2∶1的克分子比例形成铁-棉酚复合物,可显著降低棉酚的毒性,预防由棉酚的丙烯脂肪酸所引起的蛋清呈粉红色变化。 (二)吸收和代谢: 小肠上皮细胞对机体需铁的数量很敏感,能根据需要决定铁的吸收。 影响吸收的因素:饲料中的还原性物质或抗氧化剂;“肉类因子” ;低分子的有机酸;Co、Zn、Cu、Mn、Cr(镉、磷)通过竞争吸收结合点,干扰铁的吸收; 亚铁比正铁易吸收;血红素铁比非血红素铁易吸收。 (三)缺乏和过量:动植物性饲料中 含量丰富,成年动物一般很难发生缺铁。缺铁常见幼年动物。特别是仔猪,初生仔猪需外源补铁。在饲料工业中碳酸亚铁和一水硫酸亚铁是最常用的铁源。 症状: 主要症状贫血,血红蛋白比正常值低。猪禽低色素小红C贫血,小牛可能产生正常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 二、锌 Zn (一)含量、分布和生理功能 体内含量平均30ppm。鸡蛋中锌含量76.2±11.4mg,随日粮含量不同而发生变化,通常在日粮中补加一定量的锌,达到提高蛋锌目的。 作用:①参与体内酶组成。 ②参与维持上皮细胞和皮毛的正常形态、生长和健康。 ③维持激素(胰岛素)的正常作用。 ④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吸收代谢 :锌的吸收率在30-60% ,代谢后从粪中排泄。雄性动物从精液中排除大量锌。 影响锌吸收的因素: 有机酸、氨基酸等低分子量配合体可与锌螯合促进锌的吸收;钙、植酸、铜、葡萄糖硫苷等与锌有拮抗作用。 缺乏和过量:锌的缺乏日益严重。在动物饲养中陕西出现动物缺锌。猪、鸡较易发生缺锌、反刍动物不易缺乏。 缺乏症状: 典型表现:皮肤角化不全。成年动物可发生性腺萎缩及纤维化。 血清检查: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 过量:各种动物对高锌都有较强耐受力。反刍动物比非反刍动物更敏感。 三、铜 Cu (一)含量、分布和功能 体内平均含铜2-3ppm。主要集中在肝。 (二)功能 ①作为金属酶组成部分,参与体内代谢。(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 ②维持铁的正常代谢,有利于血红蛋白合成和红C成熟。 ③参与骨形成,参与色素沉着、毛及羽毛角化作用。 (三)吸收代谢 铜的吸收率5-10%。日粮中过量的钼、锌、硫、钙、铁与铜拮抗 (四)缺乏和过量 自然条件下与地区有关。猪、禽基本上不出现缺铜现象,草食动物常见。 大多数典型的症状贫血(与缺铁类似)。羔羊的典型症状为运动神经功能紊乱与痉挛性麻痹——地方性运动失调。成年羊缺铜时,毛的生长受阻,毛失去光泽与弯曲度。 饲料中铜(10-20ppm)可满足需要。 高铜对猪、生长鸡和蛋鸡生产有促进作用。铜达250ppm有可能会发生慢性中毒,加150ppm锌和150ppm铁缓解。 中毒 ①使用与补铜时的量过大且具有盲目性。 ②青贮时使用波尔多液。 ③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喂高铜后的猪禽的排泄物。 四、锰 Mn (一)含量、分布和功能 体内锰含量0.2-0.3ppm。毛中锰的含量较高(5-20mg/kgDM)。 (二)功能 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作为酶活化因子或组成部分。 锰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抗氧化作用。 锰激活骨基质与软骨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粘多糖的合成。 (三)吸收代谢 主在十二指肠吸收,吸收率约5-7%。锰、铁、钴存在拮抗作用 (四)缺乏和过量 反刍动物很少出现缺锰症状。家禽吸收率低对日粮中锰的需要量比哺乳动物高,0.5-2.5%之间,家禽常用日粮(20ppm)不能满足需要,需加至50-60ppm 。 缺乏症: 骨异常是典型的表现,饲料利用率低,共济失调、繁殖功能异常等。禽类缺锰产生滑腱症和软骨营养障碍。 锰过量使得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瘤胃微生物的区系发生变化,丙酸比例降低。 五、硒 (Se) (一)含量、分布和作用 体内硒0.05-0.20ppm,硒一般与蛋白质结合存在。 功能: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组成,具有生物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膜不被破坏。硒营养不良恶化碘营养缺乏。硒还促进脂类及其脂溶性物质消化吸收。 硒与维生素E的关系: 硒作为GSH-PX的成分,能帮助破坏强氧化剂(HOOH及ROOH);而维生素E作为一种膜脂质的组成成分,能在游离基团攻击细胞膜之前将其除去。 两者存在下列关系: 生化方面复杂的补偿与协同作用。 在防治某些营养缺乏病方面不能相互代替。 维生素E可以缓解缺硒症。 (三)缺乏与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