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4 2009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
Fe—Cu—Ni—Mo—C烧结硬化材料
弯曲疲劳性能的研究
周玲 肖志瑜沈元勋邱诚李元元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护下烧结60
技术对三种不同冷却速度试样的弯曲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组不同冷却速度处理的试样的S—N曲
7循环周次范围内,没
线均为一条连续下降的曲线,随疲劳破坏循环次数的增加,循环应力幅or。连续降低,在106~10
7循环周次对应的应力幅以下或超过10
有出现传统疲劳概念上的水平平台,在10 7周次后,试样仍然发生疲劳断裂,并
7
不存在传统疲劳概念上的“疲劳极限”和无限寿命。只存在条件疲劳极限。冷却速度为0.7℃/s的试样在108周次、10
源于表面大体积孔溺或次表面大体积孔群处,单一源或多源萌生。裂纹扩展中出现解理面、撕裂棱和疲劳辉纹等形貌,
断裂区观察到解理面和韧窝特征。
关键词烧结硬化;超声弯曲疲劳性能;S--N曲线;疲劳断口
1 前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高性能粉末冶金零件的应用不断增长,为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应用提供了
更大的市场。但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往往存在强度不高、硬度不足、可靠性有待提高、成本要降低等问
题。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一是采用高致密成形新技术提高粉末材料的密度;二是通过加入合金
元素实现材料合金化;三是对粉末和材料进行适当工艺优化处理。其中烧结硬化技术【l’引和模壁润滑
温压技术¨,41在制备高性能高密度粉末冶金零件方面引起极大关注。烧结硬化工艺既可省去了热处
理工序,又避免了复杂零件淬火时由于存在高的残余应力而使零件易于变形,有利于零件尺寸精度的
控制、同时还解决了淬火后孔隙中的油污难于彻底清除的缺点。烧结硬化粉末通常在铁粉中添加Cu、
Ni、Mo、Cr、Mn等具有较好淬透陛的合金元素怕钉J。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粉末冶金(P/M)材料应用在一些动态负载条件下,如齿轮、同步器毂、连杆
等这
些零件除了要求具有高性能之外,还要求具有较高的疲劳性能。而近20多年来,有关材料在107
以上循环周次下的疲劳性能也成为工程界所关心的问题。经过烧结硬化处理后的P/M材料可获得高
的致密度(一般可达7.3-7,4∥cm3),但由于其内部还是会存在孔洞,易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而导致
材料在服役过程中过早破坏失效。影响P/M烧结材料疲劳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密度、孔隙形状和
大小、显微组织、残余应力、夹杂物等,其中密度对P/M烧结材料疲劳性能影响最大哺。0|,最终显微
组织的种类和分布对P/M烧结钢疲劳性能亦有很大影响。疲劳裂纹多在应力较大的孔洞周围产生,
而裂纹尖端优先形成于孔洞周围薄弱结合处,比如材料的烧结颈处¨1.12J。目前国内外对于这种高密
度P/M烧结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比较少,因此研究WM材料的疲劳性能和疲劳断裂行为具有很重要
的意义。
由于用常规疲劳试验很难获得107周次以上的疲劳性能,但是应用超声疲劳试验技术加载频率可
达20kHz,既能真实模拟工作状态,又能省时、省力。本文采用超声疲劳试验技术对高密度P/M烧结
材料在105~108循环周次范围内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SEM对疲劳断口进行了显微分析,研究
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过程。
二、钢铁粉末及制品
2实验
2.1实验材料
压制,压制压力700MPa,粉末加热温度120℃;试样烧结在一自行设计制造的具有快速冷却装置的烧
结炉中进行(如图1所示),烧结温度1150℃,时问为60min,保护气氛为氢气。每次将试样捆绑在热
电偶上放置于烧结炉内,烧结完成后随炉降温至900℃时迅速将试样拉至水冷套冷却区吹高速氮气实
现急冷,用秒表记录900~400℃关键温区以不同速度冷却至200℃以下出炉,然后将试样在180℃回
火120rain,材料密度达到7.35~7.40g/c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型多功能助剂阳离子聚合物微粒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pdf
- 星箭盒式被动隔振器的动力学设计.pdf
- 行业技术知识基础结构特征演变轨迹--基于中国电子信息与生物制药行业专利数据分析.pdf
- 形状记忆合金支承——转子系统中的分岔行为研究.pdf
- 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性能的分形特征分析.pdf
- 压电%2f压磁周期层状复合结构频带特征的研究.pdf
- 压电泵驱动粘性流体的设计与性能研究.pdf
- 压电层合板屈曲分析的HRBF无网格法.pdf
- 压电层合结构的子域配点法.pdf
-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天然采光影响因素研究.pdf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