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检测》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建筑结构检测的作用 1) 建筑结构检测是发展和验证结构理论的重要途径; 2)建筑结构检测是发现结构设计问题的主要手段; 3)建筑结构检测是建筑结构质量鉴定的直接方式; 4)建筑结构检测是制定各类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基础; 5)建筑结构检测是自身发展的需求; 2、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 1)静力试验也称为结构静力单调加载试验方法 对象:承受静力荷载的结构和构件。 方法:对受载物的挠度、应变、局部破坏现象进行观测测量。 目的:判断结构在静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 优点:加载设备相对简单,荷载可以逐步施加,还可以停下来仔细观测结构变形的发展,给人们最明确、最清晰的破坏概念。 2、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 2)动力试验包括振动试验和疲劳试验 对象:承受动力作用的结构和构件。 方法:探查振源,及由此产生对构件或结构体系产生的振动力及其结构(构件)的动力特征。 目的:研究结构在动载作用下的工作特征。 如研究厂房承受吊车及动力设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高层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问题。 3、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   1)真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实际结构(或构件)或者按实际结构(或构件)足尺寸复制的结构(或构件)。真型试验适用于生产检验性试验; 真型试验的特点:通过试验可以对结构构造、各构件的相互作用、结构的整体刚度以及结构破坏阶段的实际工作进行全面观测了解;但是,真型结构试验的投资大、周期长、测量精度受环境影响较大。   2)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仿照真实结构并按一定比例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是比真型结构尺寸小得多的缩尺结构。 对模型试验的要求是:模型试验必须保证模型与真实结构几何相似、材料相似和力学相似,完全满足相似理论。试验力学常常用这种模型,在水利工程中也用此类模型。 四、建筑结构检测的发展 建筑科学的基础是对建筑结构的检验测试,通过不断地检验测试,人们才能深化和发展结构理论,满足不断增加的建筑结构工程的需求。 19世纪中叶以前的结构检测都很粗略,只能解决某些范围的定性问题。结构检测这门独立学科的真正形成约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叶,随着新型结构的不断出现,深入系统的检测及研究了很多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模型和原型的实际工作状态,为保证按设计质量要求建造建筑工程结构提供了技术依据。    现代的结构检测有以下发展特点:    (1)结构检测试验室大型化;    (2)检测设备自动化;    (3)检测仪器高精度小型和电气化;    (4)数据采集和处理电脑化; 五、结构检测的一般过程 结构检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现场考察    (1)制定试验规划(方案);    (2)试验准备;    (3)试验加载;    (4)试验资料整理分析和提出试验结论; * * ——工程结构检测 建筑结构检测(试验) 第一章 概 论 本次课学习内容: 一、建筑结构检测(试验)的定义(重点) 二、建筑结构检测(试验)的作用 三、建筑结构检测(试验)的分类(重点) 四、建筑结构检测(试验)的发展 五、结构检测的一般过程(了解) 六、本课程重点学习内容 七、试验内容 八、工程检测实例 建筑结构检测的定义: 以工程结构、构件或者结构模型为对象,以试验仪器设备为工具,以各种测试技术为手段,通过试验方式量测结构受载后的各种参数(位移、应力、应变、裂缝、振幅、频率、加速度``````),据此,对结构物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安全性能作出正确的评定,确定结构对使用要求的符合程度,并用以检验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 《建筑结构检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以试验的方式测定有关数据,由此反映结构和构件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和相应的安全度,为结构的安全使用和结构设计的理论和规范建立提供重要的依据。 “路标试验”: 1638年伽利略提出简支梁载面内力是均匀分布的。 1684年(46年后),法国的马里奥脱和德国的莱布尼兹对这个假定进行修正,认为应力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按三角形分布的。 1713 年(75年后)法国人巴朗提出中和轴(层)的理论,认为受弯梁断面上的 应力分布以中和层为界,一边受压,一边受拉。 1767年(129年后),法国科学家容格密里用试验的方法定性的证明了简支梁的上缘受压,“路标试验”,这个试验给人们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结构强度计算理论的发展方向和方法。 从这个关于 “中和层理论” 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试验不仅对于验证理论,而且对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