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5例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性表现分析
45例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性表现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性表现。方法 对4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26例, 滤泡状癌8例, 未分化癌5例, 髓样癌2例, 误诊4例。甲状腺癌的特征性超声表现:病灶低或极低回声、纵横比1、无晕环或晕环不完整、晕厚薄不均、内部砂砾样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丰富、紊乱的血运是比较明确的恶性特征。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中国论文网 /6/view-7190610.htm
【关键词】 甲状腺癌;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2.025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病理方面可分为:①乳头状癌。约占60%, 多见于年轻人, 常为女性, 转移多在颈部淋巴结;②滤泡状癌。约占20%, 多见中年人, 此型发展迅速, 主要转移途径是经血液到达肺和骨;③未分化癌。约占15%, 多见老年人, 发病早期即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 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 并常转移至肺、骨等处;④髓样癌少见。发生于滤泡旁细胞, 分泌大量降钙素。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 且可血行转移到肺。作者对4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观察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 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般资料 搜集本院2008年2月~2015年5月45例有完整超声检查及临床资料的甲状腺癌的患者(均手术确诊), 其中男18例, 女27例, 年龄22~77岁, 平均年龄51岁。
1. 2 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使用GE log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对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进行检查。
2 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26例, 病灶均单发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晰, 无声晕, 实性不均匀低回声, 最大径0.9~3.1 cm, 纵横比1 20例;病灶内出现簇状沙粒样钙化24例;彩色多普勒显示17例内部血运丰富、紊乱, 9例血运稀少;13例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形态饱满, 淋巴门消失或偏心, 转移病灶内出现与原发病灶内类似的沙粒样钙化。
滤泡状癌8例, 病灶单发边缘光滑, 实性回声, 其中高回声2例, 中等回声2例, 不均匀低回声4例, 有声晕完整或不完整, 肿块较大, 最大径2.5~4.1 cm, 无微钙化, 无囊性变, 彩色多普勒显示内部血运丰富、紊乱。3例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形态饱满, 淋巴门消失或偏心, 转移病灶内无钙化。
未分化癌5例, 病灶体积较大, 最大径3.5~6.0 cm, 边界清楚, 无包膜, 回声低, 不均匀, 3例浸润气管, 1例浸润甲状腺前方包膜, 彩色多普勒显示血运稀少, 均有同侧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肿大, 形态饱满, 淋巴门消失或偏心。
髓样癌2例, 病灶呈浸润性生长, 无完整包膜, 超声图像表现为边界清, 边缘规则, 回声低, 病灶内均见粗大钙化, 彩色多普勒显示内部血运丰富, 同侧均有淋巴结转移, 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形态饱满, 内部回声, 淋巴门消失。
误诊4例, 3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粗大钙化, 1例误诊为桥本氏甲状腺炎。
3 讨论
甲状腺癌发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 只是在甲状腺组织内出现一质硬的肿块。
肿块逐渐增大, 晚期可压迫喉返神经、气管、食管, 出现声嘶、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局部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多见于扁骨和肺。
甲状腺癌的组织病理改变决定了病灶的超声表现。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多见, 甲状腺乳头状癌大多数肿瘤为实性, 略呈白色, 质地硬, 有明显的浸润, 有完整包膜的不到10%, 肿瘤的典型结构是癌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呈乳头状排列、乳头分支较多、粗细不等。所以它的组织结构排列密集、并且由于纤维血管轴心的连接作用, 使其自成一体, 更加坚固, 大约50%的病例中可见砂砾体, 它们可以位于乳头干中、纤维性间质中或实性肿瘤的细胞巢之间, 出现砂砾体高度提示乳头状癌的诊断, 因为在其他甲状腺病变中, 砂砾体极其罕见[1]。超声表现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无声晕、实性不均匀低回声、纵横比1;病灶内常出现簇状沙粒样钙化;超声多普勒表现为内部血流丰富紊乱或稀少;部分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形态饱满、淋巴门消失或偏心、转移病灶内出现与原发病灶内类似的沙粒样钙化。
滤泡性腺癌较少见, 病灶单发边缘光滑, 可为高回声、中等回声、不均匀低回声 , 有声晕完整或声晕不完整, 肿块较大, 无微钙化, 无囊性变。内部血运丰富紊乱。部分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形态饱满, 淋巴门消失或偏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