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到国学的天空里遨游
到国学的天空里遨游
【主题导语】
中国论文网 /9/view-7251346.htm
“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包括经、史、子、集以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国学博大精深,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传承。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国学的天空,走进一组与国学有关的美文里,感受国学魅力,积累国学知识,学习写作技巧。
【选文一】
千年的徽墨
余显斌
笔墨纸砚,自古被称为文房四宝。
中华文化能源远流长,一脉贯之,这四宝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缺一不可。一个文人,手执羊毫,蘸墨,运笔,云烟落纸,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因之活色生香,也因之水汽淋漓,也因之成为一种美。
笔,在文房四宝中最早出现,也最早成为一种文化。砚台后来居上,放在文人案头,有端砚、歙砚、澄泥砚、洮河砚,四砚登场,难分高下。至于纸,应以玉版纸为最。
而墨呢,一直显得一般,显得普通。
这时,徽墨出现了,它如一个绝色女子,登台一唱,倾国倾城;却扇一顾,让人沉醉。从此,墨中代表,以徽墨为最。
徽墨一出,历代文人赞不绝口,吟之诗歌,见之史册。
何?e在《墨记》中提起徽墨,感慨道:“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他赞颂的是徽墨大家李廷??的墨,更是赞颂徽墨的贵重、稀有。
大文豪苏轼,诗词书画无所不精,用遍墨锭,最重徽墨,贬谪海南,竟童心发作仿制徽墨不成,引起大火,烧掉自己的房子。徽墨高手中,他首推潘谷,在其酒醉落水死后,写诗悼念,“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将潘谷与李白并列,将徽墨与诗歌并重。
对制墨大师赞颂最高的,莫过于大文人董其昌。谈到著名制墨大师程君房,他不吝赞美之词曰:“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这是赞颂程君房之名流传千古,也是说徽墨将成为历史的一座丰碑。
今天,当我们仰望这座丰碑,犹能嗅到千年翰墨的馨香。
这,简直是墨中传奇。
更为传奇的是,《遁斋闲览》道:“大中祥符中,有贵族尝误遗一丸于池中。逾年,临池饮,又坠一金器。乃令善水者取之,并得墨,光色不变,表里如新。”这,即使放在今天,以化学为之,亦难达到。
随着徽墨一天天发展,墨的制造也一日日精良,“龙香剂”“松丸”,材料不同,制法不同,效果各异,但有一样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文人的爱物。
有人赞徽墨,“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是说其色质。有人说徽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谈的是手感与视觉冲击;也有的赞其“十年如石,一点如漆”,则说其结实耐用,效果绝佳。
徽墨若是女子,其骨清奇,其色妙绝。
徽墨若是文章,其内涵深广,耐人品评。
徽墨不说内里质地,单就外形,也是一件艺术品。周作人收藏的徽墨,不是用于写作,他舍不得,而是藏于书房木格中,视作珍宝,劳累后拿出来看看,养养眼,润润心。
徽墨,重视质地,更重视外形,它将绘画、书法、雕刻集于一体。因此,徽墨书写时为墨,清闲时为观赏小品。其形其态,精美绝伦,以至于古人谈到也惊叹不已:“其雕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
一锭墨,浓缩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一锭墨,是一门国学。
一锭墨,将中国雕刻、装饰、艺术浓缩在一块儿,让人叹为观止。
徽墨,不仅仅是一锭墨,是徽文化的一枚邮戳,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枚邮戳。
今天,当我们翻过几千年的文字,行走在汉文化的小巷里,也不由在心里慨叹,是谁,让这些历经数千年的文字,仍黑亮如新,仍馨香四溢?
数千年的汉字,书写着数千年的历史。数千年历史的书写,离不开墨工,离不开墨,尤其离不开精妙的徽墨。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19期)
[解 读]这篇文章向读者介绍了源远流长的徽墨文化,徽墨的神奇,与文人墨客的赞叹融为一体,令人叫绝。作者由笔墨纸砚入笔,层层烘托,引出徽墨;然后列举许多与徽墨有关的奇闻轶事,巧妙地将徽墨的名贵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点出了徽墨“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十年如石,一点如漆”等特点,突出了千年徽墨文化的深厚,让读者油然而生爱意。一锭徽墨,这时候已馨香四溢,令人陶醉。
本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传神,字里行间饱含真情,充满诗意,深深打动人心。
【选文二】
几回花下坐吹箫
曹雅欣
箫,现为八孔,与笛同源,同属于材质以竹制为主的、不加簧片的单管类吹奏乐器,鼻祖都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骨笛。因此,很多人感觉笛与箫较难分辨。
事实上,箫古称“?a”,发音为“笛”,笛箫确实容易混淆。直到唐宋以来,才明确称呼竖吹而无膜的为箫或洞箫,横吹而有膜的为笛。因此,一横一竖、有膜无膜,便彻底区分开了笛与箫。
这区别,便形成了箫不同于笛的特色。笛膜震动形成了竹笛清脆明亮的声音,而由于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梁氏族谱之祖系.doc VIP
- 工程维修委托协议合同书.docx VIP
- 《RPA财务机器人实训教程》教案示例.docx VIP
- 2023年3月scratch图形化编程等级考试试卷(四级)不带答案.docx VIP
- MITSUBISHI三菱CC-Link IE现场网络Basic远程I_O模块用户手册.pdf
- 2025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天津市区卷).docx VIP
- 《GNSS原理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偷窥漫画第一季完整.docx VIP
- 2023《传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以辽宁鞍山市为例》7400字.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2024年高教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