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卡尔维诺的轻逸美学
论卡尔维诺的轻逸美学
摘 要:作家兼批评家的伊塔洛“轻逸”之美的美学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与结构上。这种独特的美学观一直贯穿在他的小说创作之中。本文将从轻逸美学的提出及其理论在小说中的运用,最后对其独特的轻逸美学的意义进行总结这三部分入手,来探讨卡尔维诺小说中的轻逸风格。
关键词:卡尔维诺;轻逸;美学意义
卡尔维诺是一位具有高度理论自觉的小说家。在小说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小说美学理论,主要集中在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轻逸在卡尔维诺小说美学中向来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我们的祖先》是卡尔维诺实践其关于小说轻逸美学主张的典范。他认为分量轻不是一种缺陷,反而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寻求轻松,是对生活负担一种反作用力。卡尔维诺这种以轻逸之美来表现沉重之思的美学追求,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的。
“轻”在卡尔维诺的创作思维和小说美学主张中占有重要地位。卡尔维诺一生致力于把语言变成一种没有重量的东西,像飘渺的云彩,像细微的尘埃。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第一讲中就提出轻,他对自己的工作曾这样下过定义:我的工作常常是为了减轻分量,有时尽力减轻人物的分量,有时尽力减轻天体的分量,有时尽力减轻城市的分量,首先是尽力减轻小说结构与语言的分量。[1]因而卡尔维诺的“轻逸”美学思想是指在文笔和语言上的一种风格。
具体来说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1.减轻词语的重量。从而使意义附着在没有重量的词语上时,变得像词语那样轻微。2.叙述这样一种思维或心理过程,其中包含着细微的不可感知的因素,或者其中的描写高度抽象。3.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形象,如薄伽丘的故事中卡瓦尔坎蒂舞动那双细长的腿从坟墓上方跃过来。[2]卡尔维诺在文本中将“柔软、轻轻地悄悄地、纷飞、漂、轻盈、悬浮、静谧”等词作为轻逸的代名词。从另一个角度,另外一种路径,把语言变成一种没有重量的东西,避开人类王国生活的沉重,像柏尔修斯飞向另一个世界。
在语言的叙述上,卡尔维诺致力于减少语言的沉重感。卡尔维诺喜欢用“一半”等词来减轻词语的重量,《分成两半的子爵》,“子爵飞起来了”子爵被分成两半,邪恶的子爵所到之处,都留下邪恶“一半”的痕迹:“仆人们就是这样从田野上找到森林里,他们看见一个切成一半的蘑菇,半个石菌,随后又是半个石菌,半个有毒的红蘑。他们继续向森林中走去,不时看见一个个蘑菇从地面上冒出来,只有半边把和半个顶。仿佛有人一刀把它们劈成两半,而另一个连一点渣子也没有留下。这是一些各式各样的蘑菇,有马勃、胚珠、伞菌,有毒的和可食用的数量上差不多对半分。”[3]这些基本词“一”、“半”的使用,十分鲜明的刺激到了读者的视觉与感觉神经,不但节约了文字,使行文干净利落,而且加强了表达效果:分裂后的子爵再生物形态与精神形态上是不完整的。他以莫名其妙、大恶的不耻行为,承担了“生存”之重负,也只有经过这样一个生存的洗礼,他才能形成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
卡尔维诺用小说创作证明了自己对“轻”的推崇和喜爱:不仅在小说语言的叙述上来减轻词语的重量;而且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形象――看不见的城市、两半的子爵、不存在的骑士等。
卡尔维诺的小说创作与美学理论之间有十分鲜明的相互阐释性,其中《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及《看不见的城市》极具代表性,是卡尔维诺实践其关于小说轻逸美学主张的典范。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文本中叙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这些城市有的由两个半座城市构成:索伏洛尼亚-两个半边城一个永久固定,另一个临时的,可以随时移植到另一个半边城市的空地上;有的完全建筑在高脚桩柱上--珍诺比亚城市:有高脚桩柱和悬空梯子,有随风飘扬的旗子和彩带;阿尔米拉,一座水管之城。“她没有墙壁,没有屋顶,也没有地板,总之,没有一点看上去像个城市的地方,只有管道除外”[4];有的悬在半空,还有奥塔维亚这座蛛网之城,“在两座陡峭的高山之间有一座悬崖,城市就悬在半空里,用绳索、铁链和吊桥与两边的山体相连”[5]用一张看似很轻薄的蛛网即作为通道,又作为之撑。蛛网之城,宛若空中楼阁,轻盈的随风摇摆着,但是居民却淡然安心,因为他们清楚网的承受能力,适可而止,没有将生活中的欲望变成沉重的负担;有的城市一切东西都向上运动,伊萨乌拉千井之城,这些抽象的城市图像,都幻影般的营造出一座轻慢之城。
这五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城市形象,它们宛若空中楼阁,虚无缥缈,是名副其实的“轻盈的城市”。卡尔维诺以轻逸的笔法构筑了如梦般轻盈的城市,以飘逸轻灵之美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沉重与人类生存的重负。
小说的第二部《树上的男爵》的主人公柯希莫选择在树上生活,像猴子一样在树上跳来跳去,在橡树上洗澡、钓鱼。直到晚年坐上热气球飞走。总之柯希莫在树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过起了丰富多彩的潇洒生活。柯希莫生活在没有束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