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与脑血管病技术方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眩晕与脑血管病 主要内容 眩晕的机制 眩晕的病因分类 与眩晕有关的脑血管病 眩晕的诊疗流程 眩晕是常见的疾病 眩晕是患者到医院看病的第二大常见症状 以眩晕为主诉的病人占老年门诊的51-71%,耳鼻喉科的15%,内科的5% 眩晕的机制 感觉不匹配:任何前庭感觉输入紊乱可导致眩晕; 多种感觉紊乱:包括视觉、颈部活动、轻度脑外伤等导致输入感觉紊乱; 晕厥前期的头发飘:前庭核的血供不良:如直立、过度换气、贫血、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压 影响感觉中枢整合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如抗癫痫、镇静类药物引起的中枢感觉整合能力下降; 平衡三联系统 前庭系统 视觉系统 本体感觉系统 大脑 功 能 平衡和定向 机制:前庭感觉与来自肌肉、关节的本体觉以及视觉不同步,产生运动错觉,即眩晕。 常见眩晕的病因分类 ➢中枢性眩晕20%-30% ➢周围性眩晕30%-50%,其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居首位; ➢精神疾患及其他全身性疾患 眩晕15%-30% ➢原因不明性眩晕15%-25% 中枢性眩晕多见于: 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和大脑颞叶病变引起 1.脑血管病:后循环缺血(TIA及梗死),锁骨下A盗血, 脑干小脑出血; 2. 颅内感染:脑干脑炎 化脑 结脑 病脑 耳廓带状疱疹; 3. 颅内占位:后颅窝 桥小脑角肿瘤、四脑室肿瘤或囊虫; 4. 颈部外伤及颅颈交界区病变:颈外伤,颅底凹陷症、先天性环枕融合、寰枢关节脱位、小脑扁桃下疝等。 5. 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家族性偏头痛、周期性共济失调等 6.其它:癫痫 、多发性硬化症、偏头痛性眩晕、副肿瘤综合症等。 周围性眩晕多见于 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 1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2. 前庭神经元炎; 3. 梅尼埃病; 4. 其他病因:感染(中耳炎 腮腺炎 化脓性或浆液性迷路炎)、耳毒性药、退行性改变、 代谢性疾病等。 全身疾病多见于 1. 代谢性疾病:低血糖 糖尿病 甲减等; 2. 心血管疾病:严重贫血 高血压 低血压 主动脉瓣狭窄 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血管舒缩不稳等。 3. 药源性眩晕:酒精 吗啡 可待因 巴比妥 抗精神病抗癫痫药中毒等。 4. 精神性眩晕:神经衰弱 焦虑症 癔病、惊恐发作等。 5. 其他:胃肠疾病 肝病 尿毒症 肾炎 发热性疾病等。 眩晕持续时间与病因 (1)数秒或数十秒:BPPV、前庭阵发症、变压性 眩晕、颈性眩晕、癫痫性眩晕和晕厥前等。 (2)数分钟-数小时:TIA、偏头痛性眩晕、小脑出血 等。 (3)数小时以上:梅尼埃病和MV。 (4)数天-数周:脑卒中、前庭神经炎和MV等。 (5)持续性头晕:双侧前庭功能低下和精神疾患。 与眩晕有关的脑血管病 后循环缺血(PCI)  PCI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MRI)可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患者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用PCI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后循环的组成 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 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 眩晕 突聋:约8%PCI可引起,四叠体的下丘梗死、小脑动脉夹层、前下小脑动脉梗死等可出现; 其它神经系统症状:构音障碍、耳鸣、听力下降、复试、共济失调、双侧感觉异常、双侧偏瘫、偏盲、意识障碍 后循环系统 椎动脉 基底动脉 椎动脉缺血常见表现 椎动脉供血两侧可相互代偿,双侧同时病变可导致严重病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症( Wallenberg syndrom):交叉性感觉障碍、病侧软腭麻痹、构音及吞咽障碍,咽反射减弱或丧失、眩晕、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 Horner征、共济失调; 基底动脉缺血常见表现 基底动脉主干闭塞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 1、闭锁综合征:脑桥基底部双侧梗死,表现为意识清楚,能听懂别人讲话,明白问话,可用睁、闭眼或眼球活动示意回答。四肢全瘫,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2、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端分出两对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域包括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和枕叶。临表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伴有记忆力丧失,及对侧偏盲或皮质盲, 与眩晕有关的脑血管病 颅内血管钙化因素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多<50岁,男性多发、常无相关危险因素: 1、颅外段:多见,多因转颈、按摩等外力因素下诱发,常伴后颈部疼痛(88%)、眩晕,单侧面部感觉异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