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 【学习目标】 一、了解选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句。 二、深层解读文章内涵,感悟先哲的人生大智慧;涵养德性,砥砺人格,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三、积累经典名言,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合作探究 1、本文节选了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请概括出本文给予我们怎样的人生的启示?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提到“木桶理论”,大家都会理解其基本含义: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成为“木桶定律”或“木桶理论”。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定律”还有三个推论:其一,只有当木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时,木桶才能盛满水;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是不可能是满的;其二,比最低木板高的所有木板的高出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得越多,浪费就越大;其三,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 告诉人们别少了最短的那块木板、脚踏实地的走下去、认真学习知识 (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 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无知”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 (3)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启示 一是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害怕犯错误,畏惧犯错误的人不可能取得进步; 二是犯了错误不改正就是真正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三是要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在同一个地方两次跌倒。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09年2月9日晚,央视元宵晚会董卿依然是主持人,当她为马东参与的“五官评说”报幕时,我心里不由得又紧张起来。她慢慢地一字一字地说着:下面请欣赏由马季先生的儿子马东参加的群口相声“五官评说”(大意)。她说对了,她会心地笑了!马东等五人上场后,又重提董卿央视春晚为一句“马先生的儿子马季”口误,连春节也没有过好。   央视春晚主持人董卿,由于误将“马先生的儿子马东”说成了“马先生的儿子马季”,她公开向郎昆导演、马东及全国观众道歉。央视名主持董卿,为一句主持词出现口误而公开道歉,她的如此执着的精神是“知错就改”的精神。 (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启示 一是掩饰错误是人格卑下的表现,会闹笑话,会让人瞧不起; 二是要有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的勇气,因为只有暴露出来,才能得到纠正; 三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启示 道在这里既是指孔子的主张、思想,人自觉修身,可以扩大道,但道本身不能扩大人。三国时期的一代大儒王肃如此解释这句话:“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王肃的解释比较符合字面的意思,在这里,道似乎是指人的境界,才大者境界自然大,才小者境界自然低,甚至不能理解大境界、高境界,所以,大境界、高境界(即道)自然不能扩大人。所以,境界是自己修炼来的,而不是别人赐予的。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启示 一是一个人要善于自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少责怪别人,而不要老是责怪别人会推托客观原因,这样才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善于自我批评,就会减少社会内耗,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从自身找原因,是避免矛盾,减少怨恨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严,那些要求别人苛刻,而要求自己却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从自己身上下工夫。?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启示 一是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会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甚至使人学会作假,而这些都会影响人达到真正的目的;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