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精神预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义乌鸡毛换糖精神 引言 义乌有“世界超市”之称,从这里出产的小商品遍及世界各地,“购物者天堂,小商品海洋”似乎伴随着这句话成长的当代义乌年轻人对于“鸡毛换糖”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小商品市场的由来,对于“鸡毛换糖“这个词的由来了解甚少。义乌这个面积只有1105平方公里的小城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一、鸡毛换糖的由来 30年前,义乌是一个很少有外人知道的小地方,当地的民众也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人一样,人多地少,资源贫乏,但是有和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小城里的人自古就有经商的习惯,农闲时,人们便摇起拨浪鼓,挑着装满敲糖的箩筐,行走在浙江及其周边省份的城乡换取鸡毛和牙膏皮等废品,回家后再把换来的鸡毛当作农田的肥料,改善土壤,或制成掸子卖给供销社,牙膏皮等则卖给废品回收站。鸡毛换糖就是在那个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城人民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可以说后来的义乌市场形成的历史就是鸡毛换糖的历史,是鸡毛换糖慢慢形成的! 二、发展过程 鸡毛换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当时,鸡毛换糖成为被打击对象,说鸡毛换糖是“弃农经商”、“投机倒把”、“资本主义尾巴”,与全国禁令相抵触,把那些在街上叫卖的人们赶得“嘭嘭”飞,禁止外出鸡毛换糖,人要抓,钱要罚。但是,即使在文革这种割资本主义尾巴,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的时期,糖担外出鸡毛换糖依然盛兴,而且面积扩展到全国各地。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在我国一些地方逐步解冻,手工制品、农产品摆上了集市,然而长途贩卖、摆地摊做小生意仍被当作投机倒把行为加以打击。在特殊年代,在上级明令禁止、取缔,而半合法的“敲糖换鸡毛”在矛盾冲突之中,提篮叫卖、批零兼营的季节性市场悄然孕育。1982年3月26日,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放前夕著名的“第二次县长办公会议”,对小百货市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会议形成初步意见:作为对小百货市场的全面管理,一是全面登记;二是(颁发)临时执照;三是建立组织;四是自己建帐,税收按营业额征收;五是成立由工商局、工商所、财税所、镇爱卫会、派出所组成的市场整顿具体实施临时机构。这次会议甚至对市场全面整顿动员都作出了具体安排。1982年8月,义乌县委、县政府在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讨论后,毅然作出一个大胆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随即,简陋的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诞生了。 1984年,市场被正式认可之后,发展的速度超出了任何人的意料。于是又有了第二代市场的建设。在当代中国经济奇迹中,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过“凹地效应”, 当时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也是这样的一块凹地。义乌太祖殿畈的第二代市场开张后,近两千个摊位迅速摆开,每天前来交易的超过万人,其中六成以上为外地人,申请进场者络绎不绝。 1985年12月破土动工,到1986年9月中旬,采用火车站月台式钢筋混凝土棚架,占地44000平方米、设摊4096个、总投资440万元的大型集贸市场基本建成,可容纳3万人在场内交易。市场建设前后仅用了10个月时间。1986年9月26日,第三代市场正式开业。国务委员陈俊生派代表参加,省长薛驹寄来题词,常务副省长沈祖伦专程参加开业剪彩,22家新闻单位43名记者参加了开业典礼。义乌第三代小商品市场经两次扩建,到1990年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 义乌第四代市场于1990年筹办,1991年动工兴建,1992年1月17日通过交工验收,可安排摊位7100个。3月2日,国家工商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全国十大市场名单,义乌小商品市场名列榜首。8月3日,义乌小商品市场名列榜首。1993年12月17日,中国小商品城股份有限公司(商城集团前身)创立。1994年6月4日,中国小商品城中国小商品城第四代市场二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6月23日至26日,小商品城14673个新老摊位进行了调整。7月8日,二期市场试营业。至此小商品城建筑面积扩大到22.8万平方米,摊位数增至23000个。由此,义乌小商品市场更名为“浙江省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 三、现状 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义乌这座小城完成了美丽的蜕变。在“兴商建市”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迅速,成为了整个义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义乌确立了国际化经营战略后,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的战略设计。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义乌的国际化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营业面积已经突破400万平方米,商户突破7万户,现有43个行业,1900多个大类,40多万种商品。义乌的小商品已出口到全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商品超过50万个标准集装箱。义乌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超市”。2005年,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和摩根斯坦利联合发布的《震惊全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