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教师职ppt.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中国教师职ppt.ppt

第二章 中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一、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 夏、商、周时期 伊尹 商汤王 傅说 商武丁 春秋战国时期 学术下移 士阶层 私学骤兴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热爱学生、有教无类 “天丧予,天丧予!” (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听其言而观其行”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4)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孟子的生平 “孟母三迁” “断机教子” 中年以后曾游历各国 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慎独” 反求诸己 慎独:君子在深居独处或个人单独行动的时候,要随时警惕自己,决不能因别人不知道,而做出违反道德的行动。 材料1:“慎独”是“古人的一种修养方法,指人独处时谨慎不苟”。(《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2: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 材料3:(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汉书,扬震传》) 请参照上述三则材料,结合你的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慎独”的理解。(14分) “君子慎乎独也”。讲君子“慎独”,我想将其理解为“独慎”更合适。所谓“独者,慎也。”要想正确理解“慎独”的准确含义,我想首先应该将“慎”和“独”分开来理解。 先说“独”,我认为儒家在这里所说的“独”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独”的普遍意义是不同的,这里的“独”不仅仅是单独的意思。“独”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独处或者说是闲居,这只是字面意义的理解,我想其应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解,那就是内心的独,这点和老子所说“穷则独善其身”中的“独”具有相通之处。即,不管我们是不是一个人待着,不管我们是隐居山林还是居于闹市,“独”的是我们的内,乱是心性方面要求我们能不为外物所惑,静下心来,就像是整个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一样或者说是我在我的世界里,我的世界里只有我自己。 那么做到这种“独”之后呢,达到这种“独”的境界之后要做的就是“慎”了,“慎乎独也,独者慎也。”我认为这里的“慎”除了“谨小慎微”的意思之外,还有一种其他的含义.那就是儒家所讲君子品格,也可以说是君子的道德规范。达到“独”的境界之后,就是要“慎”,不但要在言行上谨小慎微,更重要的是思想修养上的谨小慎微,正所谓防微杜渐。 言行是否会符合道德规范,首先体现在其思想之上,先要有想法才会有言行,为了使言行合乎规范,首先在思想上就不能放松。当今所说思想上的犯罪不叫犯罪,有了犯罪事实才叫犯罪。这与儒家所讲慎独是截然相反的,或者说慎独者要做的就是消除这种意识上的犯罪,正如孔子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所欲,不逾矩。”儒家所讲的独者所要达到的慎的程度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只要是我想的就是合乎规范、不逾矩的,或者是我所能想到的,我所有想做的都是合乎道德规范的,逾矩的事情,在他们心里已经没有了位置。 为什么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是慎独呢?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 教师道德成长的真实水平,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真实地表现出来 荀子(第一次把“道”和“德”连在一起) 教师要有尊严,能使人们敬服; 教师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师要具备有条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不违反师说; 教师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而又能‘中理’地加以阐发。 《学记》 “长善救失” 师要善动脑、善答问,善于总结教育的兴、废之道 二、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公元前221-1840年) 秦: 焚书坑儒 禁办私学 以吏为师 (2)汉 董仲舒 唐 两宋时期 朱熹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 三、我国近代教育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发展(1840—1949) 1、中国师范教育初创时期对师德教育的研究(1840-1911) 康有为 梁启超:“盖凡教育家,必终身以教育为职志,教育之外,无论任何事,均非所计,又须头脑明净,识见卓越,然后就能负此重任。”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级师范教育总要》等都不得提到要注重“修身伦理”一科: 认为“师范生有将来教育国民之重任,当激发其爱国志气,使之学成以后,必当勤学诲人,以尽报效国家之义务”。 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培养师范生的爱国志气的重要性,教师将其所从事的工作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尽报效国家之义务,成为师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中国师范教育反省探索时期对于师德教育的研究(1912-1949) 孙中山:(1)要求教师要“谨慎小心,养成国民之模范”, (2)教师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