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2年我院338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与的分析.docVIP

2003-2012年我院338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与的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11】陈震,陈君.款冬野生转家种栽培技术[J].基层中药杂志,1999,13(1):25. 【12】刘毅,王允,秦松云.中药材款冬花GAP标准操作规程叨.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861 [13】张志红,高慧琴,杨贵平,等.款冬花栽培技术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3):66. 2003—201 2年我院338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与分析 王宏蕾范峥郭桂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10)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项目(zP0101Yx001) 通信作者:郭桂明,E一眦i1:ggmjq面s ina.com 【摘要】目的对我院近10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 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3年.2012年中药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筛选后,从患者情况、药品分类、剂型、不良反应与 时间的关系、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不良反应中老年及 女性居多,剂型以中药注射剂为首,近10年不良反应数量有波动,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中药的合理 应用不容忽视,中成药上市前研究和上市后的不良反应汇总同样重要,宣传中药的合理用药,完善ADR报表的填报, 进一步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中药在我国有近千年的临床使用历史,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中药剂型已经包含注射剂、片剂、 胶囊、丸剂等多种剂型,一方面更方便患者携带、服用,另一方面丰富了中药治疗疾病的范围,然 而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我院近10年收集到的338例中药不良反 应报告表进行多角度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03年1月一2012年12月我院收集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中药不良反应例数为 497例。纳入标准:(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评价为可能、很可能的报表;(2)怀疑药物为 一种中药的报表。排除标准:(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为待评价、可能无关、无法评价的报 表;(2)怀疑药品为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的报表。筛选后报表为338例。 1.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导致不良反应(ADR)的药品品种、不良反应 发生的时间关系、历年不良反应例数、剂型、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严重不良反应等进行综合分析。 2结果及分析 2.1患者情况 338例患者中,男性108例,女性230例;其中有ADR既往不良反应的91例,占26.9%,无 中药篇 ADR既往不良反应的196例,占58.0%,情况不详的5l例,占15.1%;年龄分布情况,见表l。 表l患者年龄分布及构成比 2.2怀疑药品分类 338例不良反应报表中,共涉及中药制剂162种(包括院内制剂15种),按药品种类及剂型进 行分类,包括中药注射剂、中成药、院内制剂、中药汤剂和中草药。院内制剂发生不良反应药物品 种为:黄连膏4例,清热消肿洗剂3例,复方化毒膏2例,紫色消肿膏2例,三伏贴1例,芩柏软 膏1例,红纱条1例,痤疮合剂1例,清肝聪耳合剂l例,银乐丸l例,痤疮除湿合剂1例,芙蓉 膏l例,甘草油1例,石蓝草合剂1例,除湿丸l例。中草药分别为川(草)乌(外用)、红花(内 服)、紫草(内服)。不良反应发生时问分为:急性:<60rnin,亚急性:lh~1d,潜伏性:>ld。这五 类中药与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关系见表2。可以看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最多, 其次是中成药。而中成药造成的严重不良反应居多。中药注射剂中急性不良反应最多,中成药中潜 伏性、亚急性不良反应居多。 表2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严重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 2.3历年不同药品种类不良反应例数 从图1中可看出,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一直较多,2006、2011、2012年数量有所下降;中 成药不良反应呈上升趋势,2007年例数最多。 —●一中前拄■t刺 —■●一tp戚,々 —一腱内皋_卉q —一中辨溺删 ZOo{2004  2‘’05  2006  2Cm7  2008 20‘’口2010 2011  2012 图1 历年不同种类中药所致不良反应例数  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4不良反应与剂型的关系 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最多,口服剂型中胶囊剂所致不良反应最多。外用剂型中贴剂、洗剂亦容 易引起不良反应。见表3。 2.5不良反应事件涉及的前10位药品 不良反应涉及的前10位药品有9位为中药注射剂,其中血塞通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最多,其次 是舒血宁注射液。见表4。 表3

文档评论(0)

hy235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