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读书笔记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寄生虫读书笔记总结

读书笔记 一。寄生虫学总论 全球防治的六种热带病:麻风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除第一外,全部为寄生虫病。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 1、寄生与寄生关系 互利共生:双方都获益 共栖:一方收益一方无害 寄生:一方获益一方受害 2、寄生关系的演化 由兼性到专性,由暂时到长期,由多宿主到单宿主。 感染阶段: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期。 生活史:1)直接型:不需中间宿主,如钩虫,蛔虫,又称土源性昆虫。 2)间接型:需中间宿主,又称生物源性昆虫。 保虫宿主:保存成虫的宿主 转续宿主:保存幼虫的宿主 3.对宿主的损害 1、夺取营养,影响吸收 2、机械性损伤(这个...后果比1还严重的多...) 3、毒素作用和免疫病理。(比如水解酶类和排泄物,分泌物,虫体虫卵等抗原物质) 二。医学原虫学 一).概论 单细胞真核动物,约40种寄生于人体,部分为共栖,部分为致病性。 二)、生活史 1.人际传播型 1)以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如阴道毛滴虫 2)通过饮水或食物传播,如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2.循环传播型 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作为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 如:刚地弓形虫,可在终末宿主(猫,犬)与中间宿主(人等)间传播 3.虫媒传播型 通过吸血昆虫传播 如:疟原虫(有世代交替),利什曼原虫(无世代交替) 三)、生理 1.运动 伪足,鞭毛,纤毛,其他 2.摄食 渗透,胞饮(液态养料),吞噬(固态) 3,代谢 多数兼性厌氧,但是血液中的寄生虫为有氧代谢 * 机会性致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不表现临床症状,单如艾滋病患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晚期肿瘤的病人,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症状或致命。 ×溶组织内阿米巴× 感染阶段:四核包囊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寄生阶段:滋养体 寄生部位:肠腔内滋养体 结肠上端;组织内滋养体 结肠壁,肝肺脑等。 离体阶段:滋养体,包囊 离体方式:经粪便 致病特点:造成烧瓶样溃疡或肝脓肿 防治原则:注意饮食卫生,不喝任何生水。 ×其他消化道阿米巴×(非致病性) 一、迪氏帕内阿米巴 二、结肠内阿米巴 三、哈门氏内阿米巴 四、微小内蜓阿米巴 五、布氏嗜碘阿米巴 六、齿龈内阿米巴(这个感染率实在太高了,好在一般没有危险,也不会出现病征) ×自生生活阿米巴×(致病性) 潜在致病性,可侵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等 如:耐格里属阿米巴(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炎卡氏棘阿米巴(肉芽肿性阿米巴性脑炎)通过破损的皮肤,眼角膜,呼吸或生殖道进入(免疫低下人群) ×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 需要通过白蛉和人完成生活史 无鞭毛体寄生于单核巨噬细胞内 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经媒介昆虫(白蛉)叮咬感染 寄生于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内。病死率高,愈后终生免疫。 流行地区:长江以北有白蛉分布的农村,输血亦可感染。 防治:避免被白蛉叮咬(=_=||||说的真轻松啊。。。。。) ×锥虫×(昏睡病) 南美及非洲分布。在我国无分布,通过舌蝇叮咬传播,引起脑膜炎等。 ×蓝氏贾第鞭毛虫× 繁殖阶段:滋养体,二分裂法 传播阶段:包囊 寄生部位:十二指肠,吸附于肠壁上 感染期:成熟四核包囊 感染途径:包囊排出后污染食物及饮水,经口感染。 人体感染多无症状,儿童易感,旅游者中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疟原虫× 雌雄配子进入蚊胃,进行配子生殖与孢子生殖。子孢子随蚊唾液注入人体,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內期,配子体形成期 免疫:不同种,同种不同株,同株不同发育阶段均无法诱导交叉保护性免疫作用。 带虫免疫:感染后有一定免疫作用。 防治:灭蚊 可传播种类: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刚地弓形虫× 终宿主:猫科动物 中间宿主: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类 感染阶段:包囊,卵囊,假包囊,滋养体 感染途径:口,胎盘,损伤的皮肤,输血,器官移植 寄生部位:所有有核细胞 多为隐形感染,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时转为急性弓形虫病。侵犯脑,眼,淋巴结,心,肺,肌肉等处 防治方法:注意个人卫生,对于猫要注意!不要随便逗弄野猫,与猫玩耍后要洗手,孕妇要避免与猫接触。 ×隐孢子虫×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感染动物 感染,诊断阶段:卵囊 感染途径: 口 条件致病原虫一般隐性感染,发病症状为腹泻等 三、医学蠕虫 一)。吸虫 概述:发育阶段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1.形态 外形大多呈舌状或叶状,背腹扁平 有口,腹吸盘消化系统不完整,雌雄同体(裂体吸虫为雌雄异体) 无体腔 虫卵多为椭圆形,除血吸虫外均有卵盖 毛蚴:椭圆形,全身有纤毛,运动活跃 胞蚴/雷蚴:袋状/长袋状,寄生于淡水螺内 尾蚴:分体部与尾部。日本血吸虫尾部分叉 囊蚴:圆形或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