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 复合体系的典型界面反应
知识要点:
1、重点掌握硅烷偶联剂与玻璃纤维的作用过程;
2、了解碳纤维-聚合物体系,填充橡胶体系;
3、掌握无机-无机复合体系的界面反应;
4、了解无机-金属、金属-金属、有机-有机复合体系的界面反应。;5 复合体系的典型界面反应
基材间的粘结性直接与下述因素有关:
(1)固-液的复合过程中,固体表面与液体的良好浸润是得以粘结的基本条件;
(2)不同相间的分子或原子彼此间相互接近时的状态,形成化学结合时相互作用的强弱;
(3)化学结合的形式
主价键结合 次价键结合 ;5.1 无机-有机复合体系的界面反应
在无机-有机复合体系中,一般是无机纤维或粉体填料增强聚合物基体。它们的代表物有玻璃纤维及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粉体填充或纤维增强橡胶等。
5.1.1 玻璃纤维-聚合物复合体系
对玻璃纤维表面进行化学处理的目的:
表面处理剂的分子结构:
玻璃纤维表面基团:;以硅烷偶联剂为例来说明这种反应的过程:
(1)有机硅烷水解,生成硅醇:;(3)硅醇与吸水的玻璃纤维表面反应,又分三步:
第一步:硅醇与玻璃纤维表面反应生成氢键:;第二步:低温干燥(水分蒸发),硅醇进行醚化反应:; 至此,有机硅烷处理剂与玻璃纤维表面结合起来了,相当于新生的活性表面。
有机硅烷中的R基团:双键、环氧基、胺基、长链烷基等。
R基团若为双键,可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反应,在界面形成牢固的化学键结合。
R基团若为环氧基、胺基,可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形成化学键结合的界面层。
R基团还可以是长链烷基,(主要针对热塑性树脂),那么,以实现与基体分子的插入与缠结。
总之,这些界面反应都增强了界面粘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性能。 ; 5.1.2 碳纤维-聚合物复合体系
以环氧树脂为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界面反应。
一般常用极性表面官能团来解释碳纤维的表面特性。氧原子是碳纤维表面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不同的结合形式。碳纤维经氧化处理后,氧含量显著增加,其氧化过程如下:;碳纤维的表面官能团可能以下列形式存在:; 胺固化的环氧树脂中的胺基可能与纤维表面的羧基形成氢键,环氧树脂的环氧基也能与羟基和羧基形成氢键,在过量单体尤其是在较高温度时,这些氢键就转变成共价键: ; 表面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络合物,除了含氧官能团与树脂形成氢键缔合或化学键外,其他类型的基团也可能使各种聚合物在凝胶化时改性,在界面形成不同力学和流变性能的层区。
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来改变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就有可能使纤维树脂形成更好的粘结而提高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5.1.3 填充橡胶体系
典型的炭黑表面结构如下:; 炭黑表面含有的官能团能在加工过程中与橡胶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微粒炭黑表面形成接枝有以下几种方式:
(1)对简单烯烃的化学吸附,硫存在时,吸附作用增强;
(2)在剧烈的混料过程中,剪切作用产生高聚物自由基,已经证明这种自由基可接枝到炭黑上去;
(3)组成炭黑层面的大芳环边缘的氢和橡胶之间进行氢原子交换反应。
通过以上界面反应,往往使炭黑的增强效果得以提高。 ;5.2 无机-无机复合体系的界面反应
重点以水泥基复合材料为例介绍它们的界面反应以及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2.1 纤维增韧陶瓷
研究表明,碳纤维和氮化硅基体之间所形成的界面是硅和碳相互反应生成的。利用无压烧结工艺时,烧结温度为1700℃以上,硅和碳之间的反应更为严重,这种反应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Si3N4 + 3C → 3SiC + 2N2↑
SiO2 + C → SiO↑ + CO↑
;5.2.2 水泥基复合材料
5.2.2.1 混凝土
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最普遍的有混疑土和纤维增强水泥。
在混凝土中,发生界面反应的可能性:集料具有一定活性与水泥浆体发生界面反应。
eg:石灰石集料表面发生的变化。
已经发现,石灰石-水泥浆体界面能发生化学反应并有较强的键形成。
(1)、首先是石灰石和熟料中铝酸盐水化产物反应形成4Ca0·A1203·12H20,它们随龄期增长而数量增多,但随水灰比降低而降低。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碳铝酸钙晶体。
显然,由于石灰石集料表面被铝腐蚀,故在惰性集料表面形成的双层膜已不再存在,因而在石灰石-浆体界面区,只能找到一些次生的CH晶体。 ;(2)、石灰石集料除了同铝酸盐发生化学反应以外,还能进一步同水化硅酸盐反应,形成碱式碳酸钙新相,分子式为3CaC03·Ca(0H)2·xH20。
显然,这一新相的形成,不仅能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红外光谱解析探析.ppt
- +EMG(1h)-樊东升概念.ppt
- 红外光谱谱图探析.ppt
- 1——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回顾与展望概念.ppt
- 红外光谱-上师-杨探析.ppt
- 红外光谱生波谱探析.ppt
- 红外光谱探析.ppt
- 二医学影像学总论概念.ppt
-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使用和维护探析.ppt
- 阜康三中足球培训班概念.ppt
- 基于轻资产模式万科集团财务战略的实施及效果评价.pdf
- 基于递阶辨识原理Hammerstein模型的锂电池SOC估计方法.pdf
- 基于龙芯3A3000的PXIe控制器研制.pdf
- 基于轮式机器人的三维点云成图研究.pdf
- STEA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民间美术课程创新与实践——以“傩面具”课程设计为例.pdf
- 基底外侧杏仁核-前扣带回-下丘脑外侧区神经通路调控小鼠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及潜在机制.pdf
-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移动端适老化新闻界面设计研究.pdf
- 基层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角色优化研究——以山东省A市为例.pdf
- 基于边增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文本分类研究.pdf
- 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互联网安全交易及异常检测方法研究.pdf
最近下载
- 《系统动力学》全套教学课件(共15章完整版).pptx
- 数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必修一导学案与练习全册.pdf VIP
- [兴安盟]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盟直事业单位引进人才35人 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doc
- 律师业务档案卷宗封面格式——司律通字(1991)153号.docx
- 2024年新改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编版) .pdf
- YDT 2319-2020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pdf
- 2025年《可爱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材(小学版)教案范文.docx VIP
- 《星巴克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的调查报告》3100字.pdf VIP
-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x VIP
- 施工图说明模板及样图-建筑.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