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锡纯的汇通观与用药心得
生平与著作
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
与张山雷、张生甫并称为“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
创办立达中医院
设立中西医汇通医社
创办国医函授学校
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
学术特点
倡导中西汇通衷中参西思想
实验派医学大师
济世活人 不计私利
学术理论
衷中参西
用药心得
论大气
论中风
一、衷中参西
1.历史渊源
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易经》、《老子》等亦颇有研究。对中医理论思想,无不本之于《内经》、《本草经》及张仲景之学。
对于疾病的治疗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因而在对疾病的认识上接受不少西医思想 。
一方面他接受中医学传统理论,又有长期的医疗实践,从而使他坚定了中医学的信心。这是他衷中的主要基础,
另一方面西医传入中国,对于思维敏捷的张氏来说,无疑产生了融合新知的想法,这就是他参西思想产生的条件。
他在比较中西医两个体系存在差别时指出:“西医所长在实验,中医所长在气化”。
注重以下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实践验证
3.类比法
4.批判继承、总结提高
二、用药心得
1、药性的研究
石膏、山萸肉、赭石、山药
2、善用食疗
3、注重配伍
4、创制方剂
石膏虽为石药,但性平和,性微寒而非大寒,其煎汤若清水,服后寒凉之性随汗外达,毫无浆汁留中,故决不伤胃,气轻而能外达皮毛,质重可深入脏腑而逐热下行,故称为“清阳明实热之圣药,无论外感内伤用之皆效”,但必用生石膏。服用方法:1.多煎徐服;2.细末嚼咽法;3.凉水冲服法。
萸肉味酸性温,得木气最厚,收敛之中兼具条畅之性,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既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又可通利九窍,流通血脉.凡肝气不能条达之胁痛、腰痛、肝风内萌,服之皆可奏效,故称为“补肝之妙药”。引用地磁场的概念,是保护元气的收敛药,适用于元气不足与元气将脱。
赭石色红性微凉,能生血兼能凉血,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对冲气、胃气上逆的各种呕呃、喘咳、吐衄均有良效,药性平和,虽降逆气而不伤正气,通燥结而毫不开破,临床皆生用,不必煅。
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是滋补药中的无上之品,性平和,宜生用煮汁饮之,不可炒用。
三、论大气
1.大气学说的来源:
《灵枢·五色》篇所说:“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
2.胸中大气的实质和内涵:
大气是搏聚于胸中、包举于肺外的大量阳气,它源于元气,受水谷精微的滋养,其主要功能是充满胸中,以司肺之呼吸之气.并对全身产生重要影响。
3.大气的功能:
主司呼吸张缩,以行呼吸。
维持心脉搏动,推动气血运行。
撑持全身,主持机体功能活动,供应能量,调节寒温。
4.大气下陷的病因
胸中大气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大气自上焦下陷于中、下二焦。
外感、内伤、饮食不节等皆可导致大气下陷。
5.大气下陷的病理
气虚而下陷
6.大气下陷的证候
大气病变主要是虚而陷,病情可分为二类:
(1)急者可引起猝死;
(2)缓者可见呼吸不利,换气不足,而致全身出现一系列衰弱的表现。
7.大气下陷证的鉴别诊断
(1)大气下陷证与寒饮结胸证
两证具有胸中气短之证,脉象亦多沉迟微弱。寒饮结胸,甚畏寒凉,恒觉胸中满闷,似觉有物压之。大气下陷,不畏寒凉,常觉上气不接下气,胸部并无压迫感。
(2)大气下陷证与喘证
两者皆见喘息,但一实一虚,喘证多气逆作喘,用降气药有效;中气下陷证,似喘非喘,用降气药立危。喘证,必然肩息,脉象多数或有浮滑之象;大气下陷,必不肩息,脉象微弱而迟。
(3)大气下陷与中气下陷证
大气与中气是不同的概念。大气为诸气纲领,中气必在大气统摄之下,大气下陷,中气失去统摄,亦可下陷,中气一陷,大气失其养料,亦可虚而下陷,故两者常互为因果。大气下陷比中气下陷更为严重,两者可互见,也可各自独立存在。
8.大气下陷证的治疗
创制升陷汤(黄芪18g、知母9g、柴胡4.5g、桔梗4.5g、升麻3g)
配培元固脱法:可在升陷汤中加入人参或西洋参,山药,山萸肉,五味子,龙骨等,以培气敛气固脱。
配温阳法:回阳升陷汤,可在升陷汤中加入人参、附子、肉桂等。
配解郁活血法:创制理郁升陷汤(黄芪、知母、 当归身、桂枝尖、柴胡、乳香、没药)。
配滋阴清胃法:可于升陷汤内加石膏、玄参、花粉、麦冬、太子参。
升陷汤的临床应用研究
只要符合劳倦内伤,大气下陷之病机,具有呼吸因难,上下之气若不相接,胸膺堵闷,少腹坠胀,脉沉迟微弱等病症,即可考虑使用。升陷汤加减可治疗胃下垂,脱肛,阴挺,劳淋,喘息,自汗,胸痹,脏躁,久泄,产后虚赢等病证,而且用于抢救因大气下陷所致的休克,晕厥,甚则昏迷,高原性低血压,一氧化碳中毒等危重病例,并取得成功。从而,为抢救一些危重病症和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