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源性疾病2016研讨
食 源 性 疾 病
感染科
概述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食源性疾病范畴
(1)食物中毒
(2)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如志贺菌引起痢疾,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等
(3)食源性寄生虫病
(4)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5)其它:由食物中有害污染物引起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疾病概况
WHO统计,全球每年仅5岁以下儿童的腹泻病例就达15亿例次,造成300万儿童死亡;
美国CDC统计,美国每年约发生7600万例食源性疾病,每年约5000人死于该病;
据WHO估计,实际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数量可能是报告数量的300-350倍。
WHO.Press Release WHO/58,1997
Fritz Kaferstein,etc.Foodbome Illnesses,2003.
食源性疾病典型案例
上海市1988年春,由于食用不洁毛蚶造成近30万人的甲型肝炎大流行, 这是一次典型的食源性疾病的大流行。
东南沿海地区每年都要发生食用河豚鱼中毒死亡事故 ,仅上海市80年代每年死亡人数达20人左右。
食源性疾病典型案例
1996年6、7月间云南省曲靖地区发生饮用白酒导 致恶性甲醇中毒事件,中毒192人,死亡35人;
1988年春节期间,山西朔州和大同市灵丘县又发生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用甲醇勾况散装白酒,发生严重的甲醇引起的食物中毒,导致296人中毒住院治疗,其中27人死亡;
上述二起食物中毒事件,是利用非食品原料非法生产加工食品造成食源性疾患的典型案例。
食品安全—全球关注的热点
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
据报告,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
世界范围内每年发生40-60亿例食源性腹泻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报告,仅1980年一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5岁以下的儿童,急性腹泻病例约有十亿,其中有500万儿童死亡。英国约有1/5的肠道传染病是经食物传播的。
“一个巨大并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每个人都面临患食源性疾病的危险!!
疾病特征
食物传播
暴发性
散发性
地区性
季节性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按发病机制)
食源性感染
食源性中毒
食源性感染
食源性感染(foodborne infections):是由摄入受细菌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食源性感染有以下两种发病形式:
1、 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并在肠黏膜或其他组织中繁殖;
2、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和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损害周围的组织或影响正常器官或组织的功能。这种类型的感染有时被称为毒素介导型感染。
食源性中毒
食源性中毒(foodborne intoxications):是摄入已受到某种毒物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中毒性疾病。
食品中各种毒物的来源主要有:
某些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细菌毒素;
有毒化学物质(如有毒重金属等);
动植物或真菌天然存在或形成的毒素(如某些有毒鱼类、有毒贝类和某些有毒野生蕈类)。
发病特点
潜伏期
症状
病死率
食源性感染
一般以天数计
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而且感染经常伴有发热症状。
很低
食源性中毒
通常可以分钟或以小时计
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发病症状是呕吐
高
食源性疾病暴发的3个基本要素
传播疾病的媒介——食品;
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食物中病原体;
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食物
动物源性食品
非动物源性食品
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的食品
不清洁的饮用水源
食源性疾病十大危险因素
过早地烹调食物;
熟食或剩余食品重新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不够;
肉、奶、蛋、豆类及其制品加热不彻底或不均匀;
冷冻肉及家禽在烹调前没有充分解冻;
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误食有毒的动植物或者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去除其中的有毒物质;
生吃水产品及其他可能被寄生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品;
食物的体积过大,烹调的温度和时间不够;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不良;
使用不洁净的水。
诊断总则
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后,发病很快停止;
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食物中毒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资料。
食源性疾病报告
监测对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的人群为试点医院所接诊的全 部就诊患者,重点监测对象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 ≥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应特别关注内科(如消化 内科、肾内科和神经内科等)和儿科的就诊者。
院内报告流程
接诊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符合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不同的拧紧策略的优缺点分析课件.pptx VIP
- 第三单元有趣的纸藤编织(课件)-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pptx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本科).docx VIP
- 在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docx VIP
- ANSI ESD STM11.12-2021平面材料的体积电阻测量.pdf VIP
- 同济大学顾祥林-混凝土结构课后答案.pdf VIP
-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02.pptx VIP
-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 VIP
-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01.pptx VIP
- 矿井供电系统与井下供电安全培训课件PPT(共 51张).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