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中语文 第8课《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VIP

湖南省高中语文 第8课《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高中语文 第8课《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兰亭集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次”等的意义。梳理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     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反复诵读,感受作者寄寓于山水中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沉慨叹。   3、情感目标:     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疏通字词。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唐太宗得《兰亭集序》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爱《兰亭集序》摹本,其时真本已由王羲之的子孙一代一代传到了辩才和尚手上,辩才非常珍爱这本真迹,秘密收藏着。唐太宗找他要,他声称历经多次变乱后已不知下落。于是,唐太宗派萧翼化装成书生,自称嗜爱书法,藏有家传王羲之父子楷书真迹,并带到寺里来给辩才观看。辩才看后说:“字确是真迹。但不是极好的,我有真迹,和一般的大不同。”为了证实自己所说非虚言,辩才还把真迹拿出来给萧翼观看。后来,萧翼借着辩才外出,将真迹偷走了。唐太宗得到了真迹后,欣喜万分,至临死前便嘱咐把它放在自己墓中殉葬。从此就埋没了真迹。但后来的盗墓者均未找到,据说可能枕在武则天的脑袋下。 多媒体展示《兰亭集序》。   欣赏《兰亭序帖卷》(打出“兰亭”帖幻灯片)。你看,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你看了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四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在这里,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解题: 作者作品: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中原世家,他的伯父王导是老练的政治家,是东晋朝的实际创造者。司马睿是在南渡的中原氏族和江南氏族的拥护下,由王导辅助称帝的,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导和另一伯父王翼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他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书法名手。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谢安是淝水之战的指挥者)、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文体“序”:   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介绍等。书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一般书序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那么,本文是否如此呢?本文简要介绍了成书经过,交代了编集的意义,更阐述了与众不同的生死观。 三、朗读   1、听范读。(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   2、正音。 (一组读,教师随时订正读音 ) 多媒体显示: 癸丑(guǐ ) 会稽(kuái jī ) 临文嗟悼(jiē) 流觞曲水(shāng) 修禊(xì) 放浪形骸(hái) 游目骋怀(chěng) 齐彭殇(shāng) 趣舍万殊(qǔ)       3、全班齐读全文。 三、梳理感情变化,勾画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每句皆有一个代表性的词语。 含“乐”句,含“痛”句,含“悲”句。 (一)乐之由 1、读第一、二节。 指导朗读:   “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平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乐”是气度从容之乐,而非喜形于色之乐。 2、一二自然段的“乐”表现在什么地方?   教师归纳明确:《牡丹亭》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⑴ 良辰:      暮春之初。农历1、2、3月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     ⑵ 美景     “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修”有清雅之态;其水如何?“清”写出了水之质,“激”写出了水之状,而“映带左右”写出了远观水之情态,又巧妙写出了“流觞曲水”的条件。   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