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悬浮列车推进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6.3 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导向系统是一种测向力来保证悬浮的机车能够沿着导轨的方向运动。必要的推力与悬浮力相类似,也可以分为引力和斥力。在机车底板上的同一块电磁铁可以同时为导向系统和悬浮系统提供动力,也可以采用独立的导向系统电磁铁。 6.3 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日本的磁悬浮列车 6.3 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德国的磁悬浮列 6.3 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中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 6.3 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磁浮铁路的优缺点 优点: 1、克服了传统轮轨铁路提高速度的主要障碍,发展前景广阔。 2、速度高,可达400 ~ 600 km/h 3、列车能耗低 6.3 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缺点: 1、由于磁悬浮系统是以电磁力完成悬浮、导向和驱动功能的,断电后磁悬浮的安全保障措施,尤其是列车停电后的制动问题仍然是要解决的问题。其高速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很长时间的运行考验。 2、常导磁悬浮技术的悬浮高度较低,因此对线路的平整度、路基下沉量及道岔结构方面的要求较超导技术更高。 3、超导磁悬浮技术由于涡流效应悬浮能耗较常导技术更大,冷却系统重,强磁场对人体与环境都有影响。 4、造价昂贵、不能利用既有线路以及速度优势不明显 。 6.3 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土木工程概论 第六章轨道交通工程 本章内容 6.1 铁道的产生 6.2 铁道的组成与今后发展 6.3 我国铁道建设的发展 6.4 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6.1 铁道的产生 6.1.1 工业革命为铁道的诞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方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被相继开辟,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各国各地区逐渐被联为一体,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又开始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工业革命使英国工农业生产的水平大大提高了,经济空前繁荣,为新交通工具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6.1 铁道的产生 6.1.2 铁道产生的技术基础 铁道诞生的过程有两个主要技术环节:冶金技术和蒸汽机技术的发展。 冶金技术:1735年亚伯拉罕·达比父子用煤焦炭混合石灰炼铁获得成功,这一突破解决了英国国内森林砍伐殆尽,能源缺乏的问题。 1760年发明的鼓风机提高炉温,使生铁变成韧性铁。 1783~1784年,亨特·科特发明了搅拌炼铁技术和碾压成铁片的方法,将生铁转化为熟铁。 冶金工业发展为新动力装置的诞生提供了更加牢固可靠的金属用品。 6.1 铁道的产生 蒸汽动力技术: 达芬奇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注意蒸汽的作用。 罗马山猫学院院士包尔塔的蒸汽压力提水装置,开启蒸汽动力技术应用之先河。 伽利略在研究物理现象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大气压力的存在。 托里拆利和维维安尼揭开了大气压力和真空之谜,为蒸汽作为动力在理论上实现突破。 世界上最早的实用蒸汽机是纽科门于1712年在英国发明的。 1765年詹姆斯·瓦特制造了早期的工业蒸汽机。 6.1 铁道的产生 6.1.3 从木轨到刚轨的发展 行车的轨道是由车辙发展来的。6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和德国的矿山和采石场铺有用木材做成的路轨。在轨道上行走的车是靠人力或畜力推动的。1767年,英国的金属大跌价,有家铁工厂的老板看到堆积如山的生铁,既卖不出去赚不了钱,又占用了很多地方,就令人浇铸成长长的铁条,铺在工厂的道路上,准备在铁价上涨的时候再卖出去。可是,人们发现车辆走在铺着铁条的路上,既省力,又平稳。这样,铁轨先于火车诞生了。 6.1 铁道的产生 铁条上行车毕竟不是很方便的,于是,铁条得到了改进,做成凹槽形的铁轨。这种轨道可以防止车轮滑出,但容易在凹槽中积上石子、煤屑,铁轨很容易损坏。于是,人们把铁轨做成了上下一样宽,中间略窄的形状,这样垃圾不易积起,铁轨也不容易损坏。可是这种轨道不是很稳的,铁轨受到冲击容易翻倒而导致车辆出轨翻车。人们又把铁轨的下面加宽,造成像汉字的“工”字形,这种形状的轨道既稳定又可靠,一直沿用到今天。 6.1 铁道的产生 6.1.4 蒸汽机车的产生和改进 瓦特的蒸汽机气压低、产生的牵引力不足,效率低下,更没有办法用在机车上,为此,特里维西克在瓦特的基础上研制了高压蒸汽机。 1804年,特里维西克的试验机车牵拉5辆四轮火车,载重10t,运行时速约8km/h. 史蒂芬逊父子在1829年采用多管锅炉和利用废气抽风助燃这两项技术同时应用到“火箭号”机车上,时速29km/h。 英国最早的铁路:从利物浦到曼侧斯特,总长48k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层厂房任务书与指导书重点.ppt
- 单位工程施工设计重点.ppt
- 单元三项目17天棚抹灰重点.ppt
- 弹塑性力学六重点.ppt
- 氮的循环3课时(中灶制作)重点.ppt
- 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重点.ppt
- 导游基础—菜系重点.ppt
- 道路桥梁实用手册重点.ppt
- 登岳阳楼、阁夜重点.ppt
- 低温燃烧碳烟前驱物生成机理及中间产物自由基研究重点.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