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能见度与大气污染
LOGO 姓名:张琦 学号:2120140591 能见度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灰霾天气已成为一种常见环境灾害污染事件。 灰霾天气下常常伴随着能见度恶化事件。能见度下降会导致视野模糊不清,使交通受阻,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主要介绍内容 什么是大气能见度? 大气能见度下降原因? 颗粒物的消光作用 颗粒物怎样影响能见度? 能见度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什么是大气能见度? 通常的能见度系指水平能见度,即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的目标物( 黑色、大小适度) 最大水平距离,或夜间能看到和确定出的一定强度灯光的最大水平距离。 能见度 能见度 2. 造成能见度下降的原因? 能见度是一种复杂的大气现象,与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是大、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包括大气化学反应的空气污染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能见度 在没有气溶胶颗粒物存在时,观察者能见度最远可以达到300km(Jacob 1999),它只受到气体的Rayleigh散射和吸收的而影响。而在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其能见度可以降低一个数量级甚至更多。 那么,颗粒物是怎样影响能见度的呢? 3.颗粒物的消光作用 自20世纪 70-80 年代以来,中国已有不少学者对大气能见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有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尤其是大气颗粒物对可见光吸收和散射所产生的消光作用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可贡献城市大气总消光系数的 80%~90%[1]。 参考文献: [1] 陈义珍,赵 丹,柴发合,等.广州市与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31(7):967-971. 颗粒物的消光作用 观察者 目标物 气溶胶颗粒物 a b c d 天空背景 太阳辐射 气体分子 吸收 散射 吸收 散射 吸收 散射 气溶胶颗粒物导致能见度降低示意图 消光 = 散射 + 吸收 颗粒物的消光作用 颗粒物的数浓度 颗粒物的化学组分 元素碳的混合状态 颗粒物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 颗粒物的吸湿增长 4.颗粒物的消光作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低能见度下细颗粒物的个数明显增多 数浓度对消光的影响 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与散射效率随粒径的变化 William C. Malm, Introduction to visibility 质量浓度主要由粗粒子贡献 散射消光主要由细粒子贡献 Min Hu, et al.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9941?9947 颗粒物组分的粒径分布 颗粒物成分与混合状态对消光的影响 五种主要的消光成分 气溶胶混合状态 相对湿度对消光的影响 硫酸盐的形成及吸湿增长 William C. Malm, Introduction to visibility 与气象条件(湿度)有关,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等吸湿长大到有效消光的粒径; 在相对湿度80%时,同样质量颗粒物的消光作用是干颗粒物的1.5倍以上。 颗粒物的消光作用 5.Mie散射理论及Mie模型 Mie理论可基于颗粒物微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观测数据,利用 Mie模型可以计算颗粒物光学特征参数。 1908 年,Gustav Mie 建立了用于解释悬浮于水中的金质颗粒物对光散射和吸收后变化色彩的复杂现象的理论,该理论名称就是“Mie 理论”[3]。 采用 Mie 理论,可以得到颗粒物的消光、散射,以及散射光强在各个散射角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 参考文献: [3] Bohren C F,Huffillan D R.Absorption Scattering of Light by Small Particles.New York: John Wiley&Sons Inc,1983 Mie理论假设颗粒物满足单散射条件,即: 1.颗粒物总数足够少; 2.颗粒物间的间距足够大; 3.在任何颗粒物的周围,所有颗粒物的总散射场与外场相比很小; 这样,就可以通过简单加和单个独立颗粒物的散射场来计算全部颗粒物的总散射场。总体说来,一般大气气溶胶体系是被认为满足以上假设条件的。 颗粒物的消光作用 对于已知数浓度粒径分布的颗粒物群,其消光,散射可以通过对所有单颗粒物的相应积分得到。而吸收系数则是其消光系数和散射系数之差。相应公式如下: 消光效率 斯托克斯直径 折射指数 数浓度 消光系数 颗粒物的消光作用 粒径的吸湿增长系数 化学组成与混合状态 相对湿度 粒径谱分布 如果考虑相对湿度的影响,上述公式中会加入吸湿增长因子。 通常情况下,当相对湿度大于60%时,湿度 会成为影响消光系数的主导因素 入射波长 颗粒物的复折射指数 颗粒物的粒径段范围 颗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