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化学与生物发光分析的应用 (1) 该发光反应速度慢,某些金属离子可催化反应;利用这一现象可间接测定这些金属离子。可测痕量的Cu2+ 、Mn2+、Co2+、V4+、Fe2+、 Fe3+、 Ni2+、Ag+、Au3+、Hg2+等 (2) 可检测低至 10-9 mol/L 的H2O2; (3) 间接测定某些生物试样 氨基酸 + O2 ????? 酮酸 +NH3 + H2O2 氨基酸氧化酶 葡萄糖 + O2 + H2O ????? 葡萄糖酸 + H2O2 通过测定生成的H2O2 ,确定氨基酸、葡萄糖含量。 葡萄糖氧化酶 草酸二酯(能量提供体)+高浓度双氧水+稠环芳烃(能量接受体)+金属离子+溶剂组成的反应体系,可发出很强的可见光,发光效率高,使用不同的稠环芳烃,发射出不同颜色的光(冷光源)。 生物发光分析应用 1 在pH 7~8;荧光素酶(E)和Mg2+的存在下,荧光素(LH2)与磷酸三腺甙(ATP)的反应,生成磷酸腺甙(AMP)荧光素和荧光素酸的复合物和镁的焦磷酸盐(ppi): ATP + LH2 + E + Mg2+ ????AMP· LH2 · E +Mg ppi + 2H+ pH7 - 8 复合物与氧反应,产生化学发光: AMP· LH2 · E + O2 ???[氧化荧光素]* + AMP+CO2 + H2O [氧化荧光素]* ??? 氧化荧光素 + h? 最大发射波长562 nm; 生物发光分析应用 2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在细菌中的黄素酶作用下,在氧化型黄素单核苷酸(FMA)存在下,发生发光反应 : NADH + FMA + H+ ?????? NAD+ + FMNH2 NADH脱氢酶 FMNH2 + RCHO + O2 ???? FMN + RCOOH + H2O + h? 黄素酶 最大发射波长495 nm; 二、特点 characteristics 1. 灵敏度极高 例:荧光素酶和磷酸三腺甙(ATP)的化学发光分析,可测定2?10-17。Mol/L的ATP,即可检测出一个细菌中的ATP含量 2. 仪器设备简单 不需要光源、单色器和背景校正; 3. 发射光强度测量无干扰 无背景光、散射光等干扰; 4. 线性范围宽 5. 分析速度快 缺点:可供发光用的试剂少;发光反应效率低(大大低于生物体中的发光);机理研究少。 三、装置与技术 instrument and technology 装置流程: 发光反应室 光检测器 信号放大器 显示与记录 发光反应可采用静态或流动注射的方式进行: 静态方式:用注射器分别将试剂加入到反应器中混合, 测最大光强度或总发光量;试样量小,重复性差; 流动注射方式:用蠕动泵分别将试剂连续送入混合器,定时通过测量室,连续发光,测定光强度;试样量大; 作业: 简述紫外可见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有何异同? 什么是荧光的激发光谱?什么是荧光的发射光谱?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荧光激发光谱 荧光发射光谱 nm 蒽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三、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relation between fluorescence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1.分子产生荧光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具有合适的结构:分子必须具有与所照射的辐射频率相适应的结构, 才能吸收激发光; (2)具有一定的荧光量子产率。荧光量子产率也叫荧光效率或量子效率,它表示物质发射荧光的能力,通常用下式表示 荧光量子产率(?): 在产生荧光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辐射和无辐射跃迁过程,如荧光发射、内转移、系间跨跃和外转移等。因此,荧光的量子产率,将与上述每一个过程的速率常数有关。 如外转换过程速度快,不出现荧光发射。 2 .化合物的结构与荧光 (1)跃迁类型 对于大多数荧光物质,首先经历????或n(非键电子轨道)???激发,然后经过振动弛豫或其它无辐射跃迁,再发生????或???n跃迁而得到荧光。 ????跃迁常能发出较强的荧光(较大的量子产率)。这是由于????跃迁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一般比n???大100-1000倍)。 其次,????跃迁的寿命约为10-7—10-9s,比n???跃迁的寿命10-5—10-7s要短。在各种跃迁过程的竞争中,它是有利于发射荧光的。此外,在????跃迁过程中,通过系间跨跃至三重态的速率常数也较小,有利于荧光的产生。 S1?T1能级差较大,这也有利于荧光的发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