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人体与室内空间
第五章 人体与室内空间 主要内容 一、室内空间 二、人的心理空间 三、人的行为特性 四、各类型室内空间设计 一、室内空间 1.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是建筑空间环境的主体,建筑以室内空间来表现它的使用性质。 室内空间的设计包括空间尺度、空间的布局以及空间的渲染等。 一、室内空间 2.按照人们对室内空间的不同需要划分 1)行为空间 2)生理空间 3)心理空间 一、室内空间 一、室内空间 2)生理空间 人的生理需求所要求的空间尺度。 如视觉上需要的满足采光条件的窗户的大小,嗅觉和呼吸所要求的通风口大小等。 一、室内空间 3)心理空间(知觉空间) 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的空间大小。长度、面积大小、压迫感、安全感等。 一、室内空间 a)对长度的心理知觉 正前方向: 80%的人的心理知觉距离比实际距离短,平均约短1/8。如果正对面的墙上有窗时,则比无窗时的知觉距离要长1/15—l/20。左右方向距离越窄,前方的相对知觉距离就越长。 一、室内空间 一、室内空间 左右方向: 当人处于室内,其左右与墙等距离时,心理知觉距离与实际距离基本一致。而当左右至墙壁距离不平等时,近的一方的心理知觉距离比实际要长,而远的一方则感觉短。 一、室内空间 头顶方向: 约70%的人心理知觉高度比实际的高度要高1/15左右。15--20m2的房间,天花板高低于2.3m时,人有压迫感。身高越高,压迫感越大。 一、室内空间 一、室内空间 b)对面积的心理知觉 室内面积大小:人对面积心理知觉的无差别间距。 对于在15--20m2的室内面积大小变化,约有80%的人感觉不到。 一、室内空间 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差别 无意识下的知觉面积比有意识时更准确。 一、室内空间 一般情况:在空间知觉的准确性方面,女件优于男性,但是,女性易受其他暗示干扰因素的影响。 一、室内空间 c)心理知觉的应用 心理资料对室内空间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设计上考虑人的心理作用,能有效地合理的利用空间。 一、室内空间 3.室内空间要素 门 地板 色彩 光 一、室内空间 1)门 一、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与门的位置关系 习惯背朝门坐着办公的人是脸朝门坐着办公的人的2倍。 门的宽度和把手高:对单人通行的门,宽度必须大于650mm,把手高要设置在易于操作、操作力最大的高度位置,约900mm。 一、室内空间 2)地板 ①地板材料种类 生物材料、自然材料、人造材料 材料的“远心性”:材料与人的亲和关系 远心性顺序为:生物材料自然材料人造材料 一、室内空间 一、室内空间 ②地板对行走行为的影响 步幅:步幅与性别、年龄、身高、地板条件有关。其值如下: 男子 60--80cm,平均(橡胶板地面)70cm。 女子 50--70cm,平均(橡胶板地面)60cm。 一、室内空间 ③每分钟行走距离 每分钟所行走的距离与地板材料的性质有很大的关联性。 研究表明表面粗糙的瓷砖的每分钟行走距离大于橡胶地板,而橡胶地板又大于沥青地面。 一、室内空间 ④地板硬度对人体的影响 人在硬质板材上行走时常感觉不舒服。原因之一是由于行走时的冲击力和振动通过脚跟传至关节和头部引起不舒适感。另一方面是由于腿脚部肌肉受力而产生疲劳所造成的。 一、室内空间 3)色彩 物理效应:冷热、远近、轻重、大小等 感情刺激:兴奋、消沉、开朗、抑郁、动乱、镇静等 象征意象:庄严、轻快、刚、柔、富丽、简朴等 一、室内空间 4)光 有了光才有空间,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 光是界定空间、分割空间、改变室内空间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光还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趋向于实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机结合。 一、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的光环境包括 天然采光:通过门窗 人工照明:人造光源 二、人的心理空间 1.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人与人之间的最小空间距离称为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的尺度与环境、民族、性别有关,要因时、因地、因人进行设计。 二、人的心理空间 2.个人空间的空间形 个人空间的形并不是如球形般向四周等距延伸的,而是呈不规则的椭圆球状 人们所需要的个人空间在身体前方和上方尺度较大而身体两侧相对尺寸较小 二、人的心理空间 3.相关理论 1)安全感与依托感 依靠于某一实质要素。这种心理特点反映在空间可称之为边界效应,对于空间的分隔、空间组织、布局有参考价值。 二、人的心理空间 边界效应: 选择有利于开阔视野和自我防卫的地点,如墙垣、台阶、树旁、阴角、廊下等。 二、人的心理空间 2)私密性 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 私密性不单是个人性的也属于群体的(自成小团体不希望外人打扰) 二、人的心理空间 影响因素: 个体因素:性别、文化 情境因素:社会情境、实质环境 二、人的心理空间 3)尽端趋向 尽端心理:以餐厅为例人们不愿在门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