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皮给药的特殊方式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O/G/O 第五章 经皮给药的特殊方法 医疗美容技术系 陈盛兰 * 学习目的 1.掌握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和超声波药物导入的概念和作用 2.熟悉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和超声波药物导入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3.了解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和超声波药物导入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是指在电离子导入仪器施加的电场作用下,能有效增加离子型药物的透皮吸收的一种经皮给药的物理促透方法。阳离子药物在阳极处透过皮肤,而阴离子药物则在阴极处透过皮肤 * 离子导入系统有3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电源、药物储库系统和回流储库系统。当两个电极接触皮肤表面,电源的电子流到达药物储库系统,使离子型的药物形成离子流后通过皮肤,并在皮肤下面转向回流系统,最终回到皮肤进入回流系统,再转变为电子流。 *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疗法的主要优点: 1.皮肤内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使疗效增强 2.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 3.不良反应少 4.蛋白多肽类药物的适宜给药方法 5.方便的、无痛苦的临床诊断和临床检验的方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疗法的主要缺点: 1.导人的药量少 2.只适于药物效价强度和效能均高的药物 3.进人体内的药量不易精确计算 * 作用机制 (一)电场力作用 皮肤的电学性质主要由角质层决定。 电压降是药物通过皮肤转运的主要动力。 (二)电渗作用 即溶剂对流作用。在荷电的多孔膜上施加一定电压,膜两侧的液体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渗作用。 电渗流有方向性,与皮肤电荷、电极极性和转运分子的性质有关。 * (三)孔道形成作用 电流诱导可引起皮肤结构改变,形成可逆性孔道,促进药物分子穿透皮肤。 (四)旁路途径 旁路途径指皮肤的附属器途径,可允许一般药物离子通过,且有利于电流通过。 (五)电斥作用 在电场中,由于同性相斥,带电的药物离子会反方向移动进入体内,即为电斥作用。电斥作用成为离子化药物透皮转运的原动力。 * 影响因素 (一)电学因素 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导入的稳态流量与电流强度成正比。因此,可通过改变电流强度来控制药物的透皮量,但应用电流时必须考虑皮肤的耐受性和药物的电化学稳定性等因素。一般来说,通电时间越长,离子导入效果越好。但通电的持续时间也有一定限度,一般不超过30min,否则可能使导入药量减少。 * (二)药物因素 药物的分子量、解离性质、疏水性和药物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离子导入的效果。对于毒性或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果药物浓度过高,导入的药量过大,可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临床常用浓度为1%~10%。 * (三)生理因素 皮肤尤其是角质层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离子导入。某些离子导入后可在皮肤中形成储库,导入停止后,药物可持续发挥作用。另外,皮肤中的酶也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透皮吸收。 (四)透皮促进剂 使用低密度电流和较短的作用时间即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应用 (一)瘢痕的治疗 曲尼斯特采用离子导入法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疗效优于口服;0.025%的维A酸凝胶导入可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女性患者还可局部导入0.3%的雌三醇改善痤疮瘢痕;50~100单位透明质酸酶离子导入可改善局部瘢痕组织,还可以治疗软组织和关节损伤后的血肿、水肿和营养不良性溃疡等;负电极导入氯离子可以治疗瘢痕、表浅部位的慢性炎症等。 * (二)脂溢性皮炎 局部导入硫酸锌可治疗寻常性痤疮、脂溢性皮炎和脂溢性脱发等。 (三)手足多汗症 抗胆碱药与三氯化铝联合离子导入可有效治疗手足多汗症。可依次导入0.01%的吡咯糖和2%的三氯化铝,每天1次。 (四)局部麻醉 4%的利多卡因,或4%利多卡因与1:50000肾上腺素离子导入,局麻效果可分别持续14min和56min。该法适用于表皮或真皮上部范围内手术的局部麻醉,安全性高。 (五)其他 离子导入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疾病和皮肤癌。 *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皮肤灼伤 若作用局部角质层有缺失或操作不当都可能引起皮肤灼伤。 2.一过性红斑 治疗部位常可出现一过性红斑,消失后不留痕迹。 3.感觉不适 导入过程中可出现轻度刺痛感或牵拉感,尤其是治疗开始启动电流或电流加大过快时,1~2min即可消失。极少数患者感觉到金属味。 * 第二节 超声波药物导入 超声波药物导入是用超声波能量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是一种经皮肤和黏膜给药的物理促透方法。 * 一、导入机制 (一)热效应 超声波能可传递到较深部组织,产生高热现象,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加快血流,均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 (二)空化作用 空化作用是超声波透皮给药的主要作用机制。 空化作用是指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引起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