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旧癖、微缩癖和收藏癖.doc
怀旧癖、微缩癖和收藏癖
四方田犬彦,日本符号学家、电影史学家。现任明治学院大学文学系艺术学科教授,主讲电影史,兼任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意大利波罗尼亚大学做客座研究员。主要作品有《电影风云》《日本电影的创新激情》《日本电影100年》《亚洲的日本电影》等。本文选自他的《论可爱》一书。
怀旧(nostalgia) 是由希腊语中的“nostos”(返回家园)和“algia”(苦痛)组合而成的词语。在17世纪的瑞士,这个词被当作病理学用语使用。当时一群瑞士青年被征作雇佣兵,背井离乡,患上了一种原因不明的怪病,只好用这个词来表达。原本人们认为怀旧是缘于空间上的阻隔,但18世纪的康德却认为真正的根源是内心的缺失感。此后,这个概念远离了临床医学,专门用来表述与时间缺失感有关的人类心理问题。
现在,怀旧无所不在。日本人依然喜欢描写“纯洁、清贫、美丽”年代的电影和长篇电视剧,一有机会就议论复古时尚。从深山里的温泉到欧洲的废墟,旅游业界忙于歌颂已经逝去的时代,浓缩了全世界怀旧感的迪士尼,成为附庸风雅者膜拜的圣地。保守派政治家每遇事件,必高呼要回到还未堕落的真正的日本。古董热兴起,一些家具和陶器由于使用了过去的老式工匠技艺,放在现在极为珍贵,人们将它与采用现代技术大量生产的产品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借机推销给消费者。美国现代思想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怀旧正是“后资本主义文化意象的中枢”,与其说它讨论的是真正发生的过去,不如说它是将理想化的“过去的事物”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含义后进行讨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怀旧是历史的对立物,是从过去被扭曲了意识形态的陈旧事物中产生的感情。
怀旧与微缩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好伙伴。时间一旦逝去,就无法再挽回。而人们却不能将时间本身当作对象,怀旧的对象必须具有物质性。具体说来,就是诸如纪念品、遗物、传家宝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它们的体积都不大,很多都可以拿在手里。虽然这不是在宣扬韩国学者李御宁的“缩小”理论,但是事物越缩小就越会提高它的强度,却是自然法则。人们手拿这些纪念品,接受了过去的时间这个概念,并依此设定了自己或者国家、民族的纯粹、本真的起源。就这样,怀旧被物质化了。
原本纪念品并不是被用来构筑这种严肃的特性的,或许更多的时候,它是引发私人化的小故事的契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纪念品就是在旅游景点的特产商店里买来的、装饰着著名建筑模型和民族服装的摆设,是明信片和玩具屋,是缀着小布偶的钥匙扣。这些物件上,无一例外都大量使用了怀旧这剂调味品。微缩的特点,多是局部的夸张,有意使事物不协调、不正确。或者干脆说,它们就是有怪癖的收藏家钟爱的那种“令人讨厌的东西” (虽然能够接受,心里却很讨厌,低级的东西)。
在旅游景点的礼品店里销售的东西,大多不是以实用为目的制作的。消费者买它们,或是为了当作到此一游的证据,或是为了回家后当作礼物送人。这样一来,这些物品仅剩下礼节性交换的价值了。但是只要作为礼物赠送的纪念品,最终达到了向别人宣布自己到过这个地方的目的,是得到对方认可的证据,那它就为私人故事贡献了一份力量。
而对于旅行者来说,在异国他乡购买大规模生产的、令人愉悦的当地特产(尽管现在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日本,纪念品大多是中国制造的),这种行为是担负着某种义务的,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这种看似礼节性的行为恰恰允许他(她)的个人内心逐渐拥有故事。这其实是一种奇妙的矛盾。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在后天塑造了消费者的个人内心,这个过程极其有趣。
在旅游景点,时常发生这种错位的事情,纪念品风光无限,而曾经作为其样板的实物却无容身之地。无论是在印度新德里的机场购物中心,还是在摩洛哥丹吉尔面向外国游客的市场上,虽然能看到迷你的西塔琴和风箱,但是我也不断发现真正的西塔琴和风箱,并不是作为当地特产被出售。在旅游景点的消费经济体系中,产品复制瞄准了“可爱”和小型化,却将原本传统的实物排除在外。
怀旧是一种美化过去的热情,发展到极致就是与历史为敌的关系。历史学家探求由过去到现在相互关联的因果关系,非常重视能够提供客观证明的资料。但沉迷于怀旧的人,逃避充满了堕落与幻灭的现实,与现实一刀两断,对美好过去的映像如醉如痴。与梦中的过去存在绝对的距离,难以逾越,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它化身为耀眼夺目的事物。从博物馆里的陈列柜到自然课上的标本盒,所有的事物如果隔着玻璃看的话,都会让人更加怀念。因为怀旧只不过是一种阻隔的意识。
那么,这种怀旧的心理活动在个人身上会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呢?国家拥有神圣的纪念碑,家庭有在以往战斗中获得的传家宝,个人拥有相册和剪报册。相册里大多无一例外地工整摆放着儿时的照片。由此可以明确,世人认为这类代表人生起始的照片,对于被拍摄者的身份认定有着真实而重要的意义。没有儿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