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为什么要“吃螃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宝钢为什么要“吃螃蟹”.doc

宝钢为什么要“吃螃蟹”   一场原本平常的商务活动,因其承载使命的复杂多样性,似乎变得不同寻常起来。   “其实今天的签约,就是宝钢湛江项目建设原则和策略的一个选择,也是答案之一。”赵周礼环顾四周,严肃而坚定地说道。赵周礼是宝钢集团副总经理,不过,近年来,或许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压在他身上的另外两个头衔――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工程指挥部总指挥。   这是2014年2月28日,陕鼓动力位于西安的一间会议室里。在场的人数算不上很多,但就一场签约仪式而言,其阵容却不能不说“强大”:作为此次活动的“东道主”,陕鼓动力董事长印建安、总经理陈党民等16人悉数到场;而宝钢方面,除了赵周礼之外,还有湛江钢铁基地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刘波、宝钢股份工程设备部总经理张克南、宝钢湛江钢铁炼铁厂厂长敖爱国、能源环保部部长高远、工程设备部副部长周良基等17位领导、专家,完全看不出“客场”的意味;另有来自中冶赛迪工程技术公司的陈蓉燕副总经理等数名领导、工程师一并出席。   然而,这一刻,在聆听赵周礼关于宝钢湛江项目的思考时,他们都暂时忘记了自己的上述职务,而更像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清晰的明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必须互相支撑,彼此信赖,一起拿下横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堡垒――宝钢湛江5000立方米级高炉鼓风机组成套装备,为赵周礼口中的诸多问号――“怎样建设湛江项目?建设方针是什么?怎么才能实现最高效率?”等提供注解。   事实上,湛江钢铁一直被宝钢视为“二次创业”的关键一环。这从其近700亿元的总投资规模、预计年产10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几乎是宝钢现有产能的四分之一)这两个数字中便可粗略看出。此外,宝钢还希望将其打造成融合各种尖端技术、在节能高效、绿色创新等方面起到领先示范作用的中国钢铁“梦工厂”。   在过去几年里,尽管湛江项目历尽坎坷,但宝钢对它的焦灼渴盼和殷切期待从未止息。就在今年大年初七(2月6日),新春的余味还未散去,宝钢股份2014年建设系统座谈会就在湛江市东海岛举行了。除了赵周礼外,宝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乐江,宝钢股份总经理戴志浩,中冶科工集团总经理国文清等也都亲临交流。   一句话,这是一个不容有一丝一毫闪失的项目。按照常理,正确的做法应是尽可能延续经过考验的合作,以增加保险系数――尤其是在关键环节。然而,有些蹊跷的是,宝钢却并未按此常理出牌。在钢铁冶炼中,高炉鼓风机是高炉这一核心装备最重要的动力之源,而其采购金额在600多亿总投资中也占比甚微。那么,宝钢为什么要采购陕鼓动力的国产化首台套5000立方米级高炉鼓风机组呢?除了考虑节约资金、带动民族装备的发展之外,是否另有更深远的图谋?   借湛江项目“一石三鸟”?   “当前,湛江钢铁已进入全面建设期,宝钢的目标不仅是建好湛江钢铁,更要使其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钢铁梦工厂。”在上述2月6日的交流会上,徐乐江这样强调。   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谈及湛江钢铁时,人们往往容易联想到“产能过剩”,但在宝钢内部,一个与之紧密相连的高频词汇则是――“有竞争力”。   在中国国有钢铁企业中,宝钢算是最年轻的一个。三十多年前,正是通过宝钢的建设,拉近了中国冶金工业与世界的距离,同时也带动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三十年后,宝钢已成为一家优秀的钢铁企业,其品牌形象及产品性能均深得人心,尤其是其主打产品汽车板,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50%。不过,如同任何一家志存高远的企业一样,宝钢并不愿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更不甘只做一条“小池塘里的大鱼”,而要在国际舞台上和跨国巨头们一争高下。于是,早在2008年,它就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其核心就是要成为一家“全球公认的卓越企业”。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路径也逐渐清晰:在布局上,调减上海本部的产能,布局珠三角(湛江钢铁),加上已并购的新疆八一钢铁,形成“两角一边”的基地格局;在经营思路上,要实现“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三个转变”。   “宝钢要做的不是产业转移,而是从制造向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延伸,比如,要在前期参与客户的产品设计研发,并负责后期的加工配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徐乐江曾这样阐释“三个转变”的深刻内涵,“未来五年,宝钢在加快新型钢铁材料研制的同时,也将加快新型非钢材料的研制。我们认为,由纯钢铁制造向制造与服务并重的商业模式转型是未来钢铁企业的必然选择。”   遥想1990年代初,刚刚建成不久的宝钢为当时的热销车型桑塔纳供应钢板时,成品率一度仅有20%,但宝钢却咬牙坚持下来,不断投入,精进技艺;而后来中国汽车市场的爆发性增长证明这一战略抉择的前瞻性。可以说,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诞生、成长起来的宝钢,很早就明白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意味着什么。   “在宝钢‘两角一边’战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