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红楼梦1
《红楼梦》宝、黛、钗之爱情悲剧《红楼梦》最初以80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本名《石头记》。这些传抄本,大都有署名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从评语内容看,“脂砚斋”对《红楼梦》所反映的生活,对曹雪芹本人以及曹雪芹创作这部小说的具体过程都十分熟悉。因此,他应当是曹雪芹的朋友或亲人。这些有着“脂砚斋”评语的本子,称之为“脂评本”或“脂本”。“脂评本”今存十余种。主要有甲戌本(1754),残存16回;已卯本(1759),残存41回又两个半回;庚辰本(1760),残存78回;这些本子均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辰本(1784),存80回,书名第一次正式题为《红楼梦》。另一系统是120回本《红楼梦》。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首次出版了120回本《红楼梦》,通称“程甲本”。第二年,程、高二人又对甲本做了一些“补遗订讹”,重新排印,通称“程乙本”。从此这部不朽的著作得以完整的面目流传于世。续补《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高鹗。高鹗(1738~1815),字兰墅,乾隆六十年进士。《红楼梦》宝、黛、钗之爱情悲剧《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是无才补天的顽石在人间的传记。这块顽石幻化为贾宝玉,他经历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爱情悲剧,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女儿的悲惨人生,体验了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巨变,从而对人生和尘世有了独特的感悟。因此,《红楼梦》又有《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风月宝鉴》等别名。贾宝玉是书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作品进步思想的主要体现者,是封建贵族叛逆者的典型形象。贾宝玉的思想性格有两个特征:一是鄙弃功名利禄,对于封建世俗的人物与习惯,表示强烈的反感。二是尊重和推崇心灵纯洁的少女,他把满腔的心思与感情都放在这些女孩子的身上。贾宝玉贾宝玉的这种性格特征和与众不同,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疯”“呆”“痴”“狂”。第三回,贾宝玉一出场,作者就在两首《西江月》里介绍他:“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他在无论主仆上下,里外亲疏的人的印象中都是一致的。贾宝玉的一切行动举止,在当时世人看来,都带有疯呆痴狂的特征。这正是我们由表及里探索宝玉的一条好线索。贾宝玉贾宝玉第三回,贾宝玉一出场,作者就在两首“西江月”里介绍他:“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他在无论主仆上下,里外亲疏的人的印象中都是一致的。贾宝玉的一切行动举止,在当时世人看来,都带有疯呆痴狂的特征。这正是我们由表及里探索宝玉的一条好线索。贾宝玉在人生道路上,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一般都走读书做官之路。对于宝玉来说,以他的职明俊秀及有利的家庭条件,这是一条十分便当的路。然而他“不喜务正”,“不肯读书”,不愿走这条路,而要做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富贵闲人”,这自然不符合贾府的利益,与贾政的思想相对立。这种对立主要是表现在对“仕途经济”的态度上。贾宝玉第三十三回和第三十四回两回中所描写的是宝玉和贾政面对面冲突中最激烈的一次。贾政不仅狠命毒打,还要用绳子勒。在贾政看来,这简直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贾政的教育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宝玉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猎取功名,光宗耀祖,而宝玉偏不听,父子在读书目的和人生目的上存在着根本分歧,到此形成对抗性矛盾。贾宝玉宝玉的爱情观,是宝玉思想中最积极最光明的一面。它继承了我国封建社会中传统的民主主义思想精华,吸收了明清以来许多进步思想家尤其是李贽的思想观点。他与林黛玉的爱情是发生在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件浪漫事迹。它打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信条,而完全建立在互相爱慕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贾宝玉宝玉对黛玉的爱奇特就奇特在他们的爱情产生发展成熟在宝玉身边有一群可供选择的女孩子的环境中,有条件比林黛玉好得多的,而宝玉却只爱上了一个与封建传统婚姻标准大相径庭的林黛玉。最后的结局是钗嫁黛死。他们这种违反封建阶级常理的爱情被扼杀了。贾宝玉弃钗出家,这种怪事是当时人所不可理解的。宝黛二人因情而来,又因情而去,在对真正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上,表现出前无古人的崭新观念。林黛玉林黛玉是一个弃满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也是一个内外皆美,而且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人物,是封建贵族叛逆女性形象。她是曹雪芹呕心沥血,用理想和现实、用历史和未来,用智慧和热情塑造出来闪耀在读者心中的一颗明亮的星星。林黛玉首先,林黛玉具有外表美。小说第三回用诗笔来形容她的美貌。清代以清瘦为美,曹雪芹妙笔生花,确实给了林黛玉这个形象以绝世姿容。其次,林黛玉具有内在美。这是这一艺术形象最能引动读者衷肠,最具魅力的重要原因。林黛玉内在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林黛玉第一,才华横溢之美。林黛玉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擅长作诗。她的诗富于情感和哲理,超凡脱俗,美妙绝伦。她的《葬花词》是全书最精彩的文字。林黛玉第二,独立人格之美。林黛玉的人格美,美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课程标准.pdf VIP
- 髋臼骨缺损分型.pptx VIP
- 术后有效排痰护理PPT.pptx VIP
- 髋臼及股骨骨缺损的分型及评价【45页】.pptx VIP
- (人教A版)必修一数学高一上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章末总结+单元检测(原卷版).docx VIP
- 伟迪捷Videojet 1210 1510 操作员手册 2011年修订版.pdf
- 理论力学哈工大第六版-课件.ppt
- 2023年高考全国卷(甲卷)数学(理)真题(含解析).pdf VIP
- 虚体医学丛书:医说解集——昆明新空间1025实验室.pdf VIP
- 护理事业近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