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伊斯坦布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远的伊斯坦布尔.doc

永远的伊斯坦布尔   夜班飞机于深夜抵达机场,城市轻轨把我们送到苏丹艾哈迈德电车站,下车,抬眼间,蓝色清真寺在墨色的天幕下熠熠生辉。于是恍然醒悟,伊斯坦布尔,我们来了。   蓝色清真寺   吃过早餐,直奔距客栈咫尺之遥的蓝色清真寺。土耳其虽然是个世俗国家,但90%的人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坦布尔更是拥有500多座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座位于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的蓝色清真寺。   清真寺刚刚开门,还没有太多游人,可以好好观赏著名的六根宣礼塔。关于六根宣礼塔,还有一段来历。据说土耳其苏丹艾哈迈德一世决心修建一座可以和圣索菲亚大教堂媲美的清真寺,他对建筑师说,要在寺外树立“黄金的”宣礼塔,谁知建筑师听成了“六根”(应该是土耳其语中两者发音相似吧),于是六根直指苍穹的宣礼塔就这样建成了。这在当时的伊斯兰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圣地麦加的大清真寺也只有六根宣礼塔,别的清真寺怎么能够达到它的规模?最后皇帝出资给麦加大清真寺修建了第七根宣礼塔,总算是皆大欢喜。于是,蓝色清真寺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座拥有六根宣礼塔的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本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但寺内上万片蓝色瓷砖的装饰非常有名,最后反而是“蓝色清真寺”的绰号压倒了真名。我觉得蓝色清真寺并不太蓝,倒是有些红――巨大的穹顶下,一眼望不到边的红色地毯让人印象深刻,据说都是信徒捐献的。而我觉得最美丽的还是几十个圆形吊灯,从高高的穹顶一直垂坠到游客头顶,不像西方宫廷吊灯那么繁琐,线条简洁流畅,一圈一圈的光环荡漾在半空中,流光溢彩,让人目眩神迷。   参观清真寺,除了脱鞋,对于女士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包头。我们早有准备,自备宽大纱巾,没想到色彩鲜艳的头巾居然成了一道小小的风景线,不但收获各种注目,更有从头到脚裹着布卡的当地妇女主动过来合影,真让我们受宠若惊呢。   圣索菲亚大教堂   作家莫言评价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时说:“在天空中冷空气跟热空气交融的地方,必然会降下雨露;海洋里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地方会繁衍鱼类;人类社会多种文化碰撞,总是能产生出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   在伊斯坦布尔,这种文化交融碰撞最鲜明的体现,大概就属苏丹艾哈迈德广场了。与伊斯兰世界最杰出的清真寺之一蓝色清真寺面对面的,正是基督文明最宏伟的教堂之一圣索菲亚大教堂。这样的格局仿佛在提醒着远道而来的人们,别忘记两千年来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过西方和东方两个伟大的帝国。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造时间比蓝色清真寺早了将近一千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始建于公元325年,两百年后由查士丁尼大帝重建,在长达一千年的历史里(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落成之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作为伊斯兰世界里的基督教文明象征,圣索菲亚大教堂见证了政治兴衰与宗教斗争。15世纪,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攻入君士坦丁堡,把大教堂内的壁画用灰浆覆盖,搬走所有雕像,还把它改名为阿雅索菲亚清真寺……今天,这座建筑被改建为博物馆,那些被遮盖的壁画终于可以重见天日。   圣索菲亚大教堂最初吸引我的是一张照片:那绝顶华美的吊灯漂浮在半空,置身其间仿佛来到了《星球大战》里阿米达女王的宫殿,星辰大海,如梦似幻。然而,旅途中总会有各种遗憾:我们遇上了大教堂维修,巨大的钢铁脚手架占据了大殿一半的空间,多数吊灯没有点亮,梦幻般的效果打了大大的折扣。   土耳其的“清明上河图”   从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的人潮中挤出来,我们乘坐有轨电车前往金角湾的Eminonu码头。伊斯坦布尔被雄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分割为欧洲区和亚洲区,而欧洲区又被金角湾分为老城区(苏丹艾哈迈德区)和新区(贝伊奥卢区)。金角湾上有一座著名的大桥,连接着新老城区,它就是加拉太大桥。   初上加拉太大桥,我们一下子被这里的“脏乱差”惊呆了:城市最重要的大桥,居然允许人们挤挤挨挨地在桥上钓鱼,桥下各色小餐馆林立,钓上来的鱼马上就有餐馆接手,码头上排满了各种小摊贩,络绎不绝的无照经营者叫卖着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每一分钟都有轮船拉响汽笛,每一秒钟都有小贩热情的叫卖声。著名的耶尼清真寺矗立在大桥一端,它有着将近400年历史,算是城市里最“年轻”的清真寺了。不远处是著名的香料市场和大巴扎,衣着开放的游客和从头包到脚的穆斯林妇女穿梭其间。更远一点,还有无数清真寺的圆形穹顶,丰富着这个城市的层次感……各种声音,各种形象,各种气息,铺天盖地向你袭来,让你从应接不暇到眼花缭乱,最后迷醉于其中――这就是土耳其版的“清明上河图”。   巴扎,起源于波斯语,其意为“有顶的集市”,世界上最大的巴扎据说是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而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跟乌鲁木齐大巴扎(建成于2003年)相比,这里的大巴扎显得十分陈旧,狭小的巷弄仿佛迷宫般杂乱,墙角屋顶还有些残损,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