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第二章物权变动.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编第二章物权变动

第二章 物权变动 第一节 物权变动概述 一、物权变动的概念与形态 (一)物权变动概念 物权变动,从权利角度而言,是指物权的发生、变更和消灭;从权利主体角度而言,是指物权人权利的取得、变更和丧失。 (二)物权的发生 1.物权的发生,是指物权与特定主体相结合。 2.种类 (1)原始取得,又叫固有取得,物权的绝对发生,是指非依他人既存权利而取得物权。如依无主物先占而取得所有权。主要包括: ①权利人第一次取得权利:如依无主物先占而取得所有权、因劳动取得房屋所有权等; ②依据法律规定而取得权利,如善意取得,权利人虽从他人手中取得权利,但法律强行规定,该权利与原权利没有任何关联 特征: ①基于事实行为取得物权多为原始取得,如添附、埋藏物发现、无主物先占等 ②一旦取得完成,物上一切负担全部消灭,原物权人不得再就物主张任何物权。 如甲以自有价值2万元的玉石为债权人乙设定质权,并交付。乙外出,将玉石交由好友丙保管,丙将玉石以己有之意卖给善意第三人丁,则丁因善意取得获得玉石的所有权,甲对玉石的所有权消灭,乙对玉石的质权也消灭。 (2)继受取得,又叫传来取得,物权的相对发生,是指基于他人既存权利而取得物权。 A.多基于法律行为取得,如买卖、赠与等;但又不限于此,如继承。 B.种类: ①移转的继受取得,是指就他人物权依原状而取得,如通过买卖合同取得物的所有权 ②创设的继受取得,是指在他人权利客体上通过创设行为取得定限物权,如在他人房屋上取得抵押权。 C.两者的区别: 依存的既存权利与获得的新权利关系不同: 移转的继受取得,既存权利与新权利相同,是同一权利在不同主体间的位移; 创设的继受取得,既存权利与新权利不同,新权利是原权利权能让渡的结果,如所有权与他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抵押权 ②所取得的新权利的外延不同: 移转的继受取得,新权利既可以是所有权,又可以是他物权; 创设的继受取得,新权利只能是他物权,不能是所有权 (三)物权的变更 1.狭义说:仅包括物权内容及客体的变更。 物权内容的变更,指物权内容或作用的改变,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的延长;抵押权顺位的变化等; 物权客体的变更,指物在量上有所增减,如所有权因附和而增加 2.广义说还包括物权主体的变更,但主体的变更实为权利的发生和消灭,通说采狭义说。 (四)物权的消灭 1.物权的消灭,是指物权与主体的分离。 2.种类 (1)绝对消灭,是指物权本身的消灭,不仅与其主体分离,也不与其他主体结合。如因物的灭失引起的所有权消灭。 (2)相对消灭,是指物权本身并未消灭,虽与原主体分离,但又与另一主体结合。实为物权移转的继受取得。 通说采绝对消灭说。 二、物权的变动原因 物权的变动,实为物权关系的变动,引起物权关系变动的法律事实主要有: 公法上的原因:征收;法院判决;没收等 单方行为(如抛弃) 法律行为 (物权行为) 双(多)方行为(用益物权的设定) 行为 事实行为 (如建筑房屋、先占) 私法上的原因: 事件 (孳息的分离、因死亡而继承) 自然事实 状态 (如取得时效) 案例分析: 试分析物权变动样态及变动原因 甲在山破上自建房屋一处;甲死亡后由继承人乙继承;乙办理继承登记后,出售给丙,并办理移转登记;丙又以该屋为债权人丁设定抵押权。 答案: 甲在山破上自建房屋一处; 生产:事实行为——原始取得 甲死亡后由继承人乙继承; 继承:事件——移转的继受取得 乙办理继承登记后,出售给丙,并办理移转登记; 买卖:法律行为——移转的继受取得 丙又以该屋为债权人丁设定抵押权。 设定抵押权:法律行为——创设的继受取得 第二节 物权变动模式 一、基于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 (一)含义 基于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模式,是指物权如何因法律行为引起变动,如甲将自行车出卖给乙,则甲如何向乙移转自行车的所有权。 (二)立法模式有三: 1.债权意思主义 (1)内涵 债权意思主义,是指仅凭当事人的债权合意,就可以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后果,交付、登记仅使物权变动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法国、日本为其典型。 模式简图:买卖契约 物权变动 (2)要素 ①债权合意的内容合二为一:既包括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意思表示;又包括引起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 ②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仅须债权合意即可,交付、登记非物权变动要件,仅为对抗要件。 (3)示例 甲将A自行车卖给乙,双方当事人于1月1日签订买卖合同,约定1月10日交付。则 1月1日买卖合同:不仅在甲、乙

文档评论(0)

puu811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