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2013版高中语文 2.2 文化经典课件 新人教版.ppt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2013版高中语文 2.2 文化经典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2013版高中语文 2.2 文化经典课件 新人教版

【注】①邑:村子。②子夏: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③贤贤:尊重贤者。④易色:改变好色之心。⑤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受人愚弄 ” 孔子 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解答此题,必须先理解上述两则材料及题干所给句子的含意,然后把这三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再作整体概括。最后答案可表述为“爱好仁德还应该爱好学习,不爱好学习就容易受人愚弄。孔子的话意在强调好学的重要性。但儒家所说的‘学’不仅是一般的学习知识,还包括修身,如子夏所说的重贤、忠孝和诚信”。 3.寻章摘句巧表达 阅读是一种信息捕捉和提取的过程,筛选信息是做一切阅读题的基础。而筛选并提取信息是文化经典阅读中的难点。其实,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的,只是不能照抄罢了,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转换说法,即寻章摘句用白话文的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例如: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你认为“君子”立身处世要注意哪些问题?请分条概括。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分析】从孔子所说内容中的三个分号可知,本选段孔子强调了“三不知”这三方面的后果,而题干要求筛选出“君子”立身处世要注意的事项,这样就可转换表述角度分三条作正面概括。可概括为: 1 要知天命; 2 要懂礼义; 3 要善于分辨别人的话。 口诀: 熟知孔孟思想,读懂文段意思。 揣摩题干要求,选择代入比对。 表述抓住中心,联系相关思想。 文化经典语言凝练而含意深远,论辩性强而故事性较弱,因而理解、分析起来,很多考生颇感深奥晦涩而茫然。为了解答好这道题,教师还需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试题的考查方式,做到有的放矢。 文化经典的试题,通常有单选题和简答题两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又倡导了考生个性阅读特性的发挥。因此,如有选择题,可借助选择项疏通文意,进而分析简答题的解答思路。 2.借助知识储备和注释,做到理解准确。 理解文意,是解答题目的前提。理解文意时,应积极调动平时积累的文言知识和《论语》《孟子》中的相关思想主张,并借助文段后的注释内容,准确地理解文段的内容和观点。 3.掌握一般解题技法,做到答题规范。 在解答简述题时,每个考生对某观点或现象的阐述可能有所不同,但一定要做到观点鲜明,阐释充分、到位,语言简明、顺畅。 1. 2012·福州质检 阅读下面《孟子》 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①;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②,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 《离娄下》 【注】①国人:平民。②服:穿丧服,守丧。 1 简要说明孟子理想中的君臣之间应有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以上语段,请回答孟子是怎样对“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进行分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君对臣真心相待,臣对君才能尽心竭力。 2 正反对比分析。先提出君对臣若做到“三有礼”,臣就能为旧君“有服”,再从反面分析君若对臣残暴、使用极端手段,臣则“何服之有”。君臣关系的关键在于君对臣的态度。 附【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平民;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强盗仇敌。” 宣王说:“《礼》规定,要为先前侍奉过的君主穿孝服。君主如何做,臣下才能为他服孝呢?” 孟子说:“ 臣下 有劝谏被实行,有建议被采纳,恩惠润泽民众; 臣子 因故辞去,君主就派人领他出境,并事先到他所要去的地方做好安排;离去三年不返回,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叫做三有礼。这样,臣下就愿意为他服孝了。如今做臣下的,有劝谏君主不实行,有建言君主不听,恩惠不能润泽民众;因故离去,君主就要拘捕,又 使他 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f93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