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培训课件_第二十四章++热敏灸.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四章 热敏灸疗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操作方法 第三节 临床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 、定义 热敏灸是采用艾条悬灸热敏化的腧穴,激发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或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方法。 二、源流 周楣声教授在其《灸绳》提到“热敏点”的概念 江西省陈日新教授提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 三、理论基础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具有反应疾病、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在生理状态下是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门户,病理状态下是脏腑经络病症的反应点。反应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出现皮疹、血络、色泽的改变等;功能性改变点如压痛点、低阻点、皮温改变、热敏化点等。其中热敏化点即使诊断疾病的腧穴,又是治疗疾病的有效穴点。 (一)、腧穴热敏化现象 (二)、热敏化规律 (一)腧穴热敏化现象 1.透热 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 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 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 施灸部位不(微) 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5.表面不热(微)深部热 施灸部位的皮肤不(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 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二) 热敏化规律 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为5%,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 寒证、湿证、瘀证、虚证病人出现率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现。疾病治愈后, 疾病治愈后,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来定位。 热敏化腧穴具有时变特性,即随着时间其部位和强度也发生变化。对热敏灸化腧穴进行艾灸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3.热敏化腧穴对艾灸的反应 热敏化腧穴对艾反应表现为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和非 热觉,平均出现几率为70%,这说明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4.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 疾病 腧穴热敏化分布规律 面瘫 翳风 下关 颊车 太阳 神阙 手足三里 感冒 风池 风府 大椎 肺腧 太阳穴 上印堂穴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风门 肺腧 至阳 次髎 命门 肾腧 脾腧 消化性溃疡 中脘 脾腧 肝腧 阳陵泉 足三里 肠易激综合征 上星 神阙 大肠腧 足三里 三阴交 便秘 次髎 大肠腧 大横 迎香 上巨虚 原发性痛经 关元 中极 子宫 次髎 三阴交 盆腔炎 多在三阴交 次髎 大肠腧 关元 子宫 中风 百会 曲池 风市 血海 阳陵泉 颈椎病 百会 大椎 风驰 颈夹脊 腰椎间盘突出 至阳 腰阳关 大肠腧 关元腧 委中 委阳 阳陵泉 昆仑 过敏性鼻炎 大椎 肺腧 上印堂 神阙 肾腧 增生性关节炎 内外膝眼 血海 梁丘 肾腧 荨麻疹 肺腧 至阳 神阙 阴陵泉 曲池 第二节 操作方法 操作规范 ( 一)原则 (二)“热敏点”探查方法 (三)操作 (四)灸量 1.调整灸态 灸态是艾条灸时的状态,它包括环境、患者和医者三方面因素。概括起来就是静、松、匀、守四个字。 静 静是指环境安静,心神安静。患者和医者都必须保持心神的安定宁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经络感传。 松 是指患者肌肉的放松。使机体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有利于激发经络感传。 匀 是指患者呼吸匀而慢。均匀的呼吸有利于调整机体内环境,有利于增加机体反应的敏感性。 守 指意守施灸点。(患者意守施灸点;医者必须将艾热固定于施灸点上) 2.确定灸位 灸位是指艾灸施术部位,热敏化穴是艾条疗法的最佳作用部位。 3.实施灸法。 4.施足灸量。 (二) “热敏点”探查方法 1.先回旋灸打基础 2.继雀啄灸激发经气 3.再温和灸温通经络 4具体操作 4 具体操作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