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2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苏教版选修4
解析:先分析反应特点;正向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应采用低温、高压、及时分离出Z等条件,即②③⑥,C项正确。 答案:C [答案] A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分析方法 1 无论是反应速率图像还是平衡图像,都要清楚纵、横坐标的含义,都要与化学原理相联系,特别是与平衡移动原理相联系。 2 三步分析法: 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 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 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3 四要素分析法: 看曲线的起点; 看曲线的变化趋势; 看曲线的转折点; 看曲线的终点。 4 先拐先平:可逆反应mA g +nB g pC g +qD g ,在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这表示反应的温度高或压强大。 5 定一议二: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随堂基础巩固] 1.已知反应A2 g +2B2 g 2AB2 g ΔH<0,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 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平衡 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平 衡正向移动 解析:这是一个正反应方向气态物质的量减小的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且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增大压强,平衡右移。 答案:B 2. 2011·兰州诊断 已知:可逆反应2SO2 g +O2 g 2SO3 g ΔH 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 条件一定能使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增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减压 解析: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故增压、 降温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B 3.在已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 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 D.反应混合物的压强 解析: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过改变体积的大小,可以使反应混合物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的压强改变,但平衡不移动,但是反应的转化率改变了,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 答案:B 4.对于反应2X g +Y g 2Z g 不 同温度 T1和T2 及压强 p1和p2 下, 产物Z的物质的量 n Z 和反应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 T2,p1 p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T1 T2,p1 p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T1 T2,p1 p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T1 T2,p1 p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在压强p2相同的情况下,比较T1、T2大小,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确定T1 T2;同理,在温度T2相同的情况下,确定p1 p2。平衡后的任一时间,作平行于y轴的垂线,在p2相同情况下,T2→T1,升高温度,n Z 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项正确。 答案:C 5.有mA g +nB g 3C g 平衡体系,在不同条件 下,反应混合物中A、B、C的体积分数和时间t的 关系如图所示: 1 若图A的a和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无催化剂的情形,曲 线________表示有催化剂的情形。 2 若图B中c、d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温度的情形,则曲线________表示高温时的情形。 3 若图C中e、f表示不同压强时的情形,则曲线________表示压强较大时的情形,方程式中A、B两种物质的系数m、n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图A中,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但可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故图b曲线代表有催化剂的情况。 2 图B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越短,故曲线d代表高温时的情形。 3 图C中,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则f代表压强大的情形;从e→f,加压,C%降低,即平衡逆向移动,即逆反应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反应,则得出m=n=1。 答案: 1 b 2 d 3 f 1 1 3.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 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 的方向移动。 气体体积缩小 气体体积增大 [师生互动·解疑难]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图像和规律 1 图像分析[以aA g +bB g cC g +dD g 且a+b c+d为例]: 平衡移动方向 速率变化 图像 加压 正向移动 v 正 、v 逆 同时增大,v′ 正 v′ 逆 减压 逆向移动 v 正 、v 逆 同时减小,v′ 正 v′ 逆 2 规律: ①压强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维设计】2013高中数学 第一部分 第1章 章末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
- 【三维设计】2013高中数学 第一章 1.1.1 棱柱、棱锥和棱台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 【三维设计】2013高中数学 第一部分 第3章 概率 3.2 古典概型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
- 【三维设计】2013高中数学 第一部分 第3章 概率 3.3 几何概型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
- 【5年高考3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课件(B版)新人教版.ppt
- 【三维设计】2013高中数学 第一部分 第一章§3 三视图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
- 【三维设计】2013高中数学 第一部分 第一章§5 5.1 平行关系的判定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
- 【三维设计】2013高中数学 第一部分 第一章§5 5.2 平行关系的性质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
- 【三维设计】2013高中数学 第一部分 第一章§6 6.1 第一课时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
- 【三维设计】2013高中数学 第一部分 第一章§6 6.2 垂直关系的性质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
-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2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件 苏教版选修4.ppt
-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2 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化学平衡课件 苏教版选修4.ppt
-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1 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件 苏教版选修4.ppt
-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3 第一单元 小专题 大智慧 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课件 苏教版选修4.ppt
-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3 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课件 苏教版选修4.ppt
-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三节 羧酸 酯 新人教版选修5.ppt
-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四节 有机合成 新人教版选修5.ppt
-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第五章 小专题 大智慧 由高聚物推导单体的方法 新人教版选修5.ppt
-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第五章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新人教版选修5.ppt
-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二节 糖类 新人教版选修5.ppt
最近下载
- 竺乾威、 朱春奎、李瑞昌: 《公共管理导论》 第十一章 法治与监督.pptx VIP
- 大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doc
- 《二次函数》PPT优秀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全册全套》课件.pptx
- [中央]2024年民政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竺乾威、朱春奎、李瑞昌:《公共管理导论》 第九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ppt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走进西方音乐》章节测试答案.pdf
- 竺乾威 、朱春奎、李瑞昌:《 公共管理导论 》第十章 公共危机管理.pptx VIP
-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 第17课 物联数据需采集 课件 义务教育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