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缺氧Hypoxia概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第一节 常用血氧指标 (Parameters of Blood Oxygen) 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动-静脉血氧差 血氧饱和度 血氧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概念: 指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浆内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故又称氧张力)。 正常值: 动脉血氧分压(PaO2)约为13.3kPa(100mmHg); 静脉血氧分压(PvO2)约为5.32kPa(40mmHg)。 影响因素: 吸入气氧分压 呼吸功能:肺通气、肺换气 动-静脉血分流 血氧容量 (oxygen binding capacity, CO2max) 概念: 氧分压为19.95kPa(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5.32kPa( 40mmHg),温度38℃,在体外100毫升血液内血红蛋白,所结合氧的最大毫升数。 反映血液中Hb的最大带氧能力 正常值: 动脉血和静脉血氧容量约200ml/L(20ml%) 影响因素: 血液中Hb的质(与O2结合的能力)和量。 血氧含量(oxygen content, CO2) 概念: 指100毫升血液内所含的氧毫升数,包括实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和溶解在血浆内的氧。 正常值: 动脉血氧含量(CaO2)约190ml/L(19ml/dl) 静脉血氧含量(CvO2)约140ml/L(14ml/dl) 影响因素: 氧分压 氧容量 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O2) 概念: Hb的氧饱和度,即Hb结合氧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的比值。 氧饱和度(%)=(氧含量-溶解氧量)/氧容量=氧含量/氧容量 正常值: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约93~98% 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约70 ~ 75%。 影响因素: 取决于氧分压的高低 氧离曲线 动-静脉血氧差(CaO2-CvO2) 概念: 即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所得的毫升数。 反映组织对氧的消耗量。 正常值: 50ml/L(5ml%) 影响因素: 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内摄取氧的多少。 PaO2 流经真毛细血管的血量 血液流变性 细胞利用氧的能力 缺氧的概念(hypoxia) : 概念:由于组织氧供应减少或是对氧的利用障碍,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引起机体代谢、机能、以至形态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Classification of Etiology) 【病例5-1】某男性患者,77岁,咳嗽,痰多,喘憋加重伴发热3天入院。患者20年前开始反复发作咳嗽、咳痰并有时伴喘憋,上述症状逐年加重。本次于入院前3天受凉后出现发热,畏寒,咳嗽,咳脓痰,喘憋加重并且夜间不能平卧,来院就诊。 体格检查:口唇、指尖部皮肤出现发绀。体温 38.9 ,脉搏 120次/分,呼吸 28次/分。胸廓略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音粗并可闻大量痰鸣音,右下肺呼吸音低。 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H 7.14 ,PaO2 42mmHg, PaCO2 80mmHg。 【思考题】 该患者缺氧原因是什么?属何种类型缺氧?为什么? 该患者为何发生呼吸心跳加快? 该患者发绀的机制是什么? 一、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概念: 乏氧性缺氧是指由于肺泡氧分压降低,或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液从肺摄取的氧减少,以致PaO2 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低张性低氧血症(hypotonic hypoxemia)。 (一)原因(causes) 吸入气氧分压低 由于吸入气氧分压低,PAO2和PaO2随之降低。 外呼吸功能障碍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静脉血掺杂)增多 (二)血氧变化特点(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oxygen) 紫绀 (cyanosis) : 概念: 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0g/L时,可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紫绀。 【案例5-2】 某男性患者,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30min入院。入院前中午烧菜时不慎将白色粉末状物当盐撒入菜中,半小时后患者突觉恶心、呕吐。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15/80mmHg,神志清,口唇、四肢青紫。心脏(-),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少许干性啰音,全腹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5g/L,N 0.70,L 0.30,抽血查高铁血红蛋白定性试验(+),吸氧紫绀无明显改善。给予洗胃,输入维生素C,亚甲蓝60mg、50%GS 40ml缓慢静注,约30min紫绀减轻,2h后重复应用1次,紫绀消失,消化道症状明显改善;继续住院观察2天,患者无异常,痊愈出院。 【思考题】 该患者发生何种类型缺氧?机制是什么? 为何吸氧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