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动因文献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并购动因文献综述.doc

企业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并购行为可谓层出不穷,各方之间的经济竞争也愈演愈烈。基于此,本文对企业并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并购动因进行了分析,整理了国内2002年至2008年和2008年至今两个时间段的理论研究进展。最后,作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并购;研究;并购动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global scope can be described in an endless stream, the econom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is also grow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M A, and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wo time periods from 2002 to 2008 and 2008 to the present. At last,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Key word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research; motivation   一、引言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曾指出:美国几乎没有一家大型企业是简单仅靠内部积累成长起来的,所有大企业都经历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成长过程[3][1]。在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不断加剧,他们往往通过并购来占领更大市场份额、整合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   随着新一轮并购浪潮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混合多元并购和大规模跨国并购方兴未艾。尤其是 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企业掀起了风起云涌的的跨国并购,“以弱并强”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如:吉利并购沃尔沃、四川汉龙收购Sundance Resources等。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绝佳的契机,更是在全球化趋势中把握主动竞争地位的绝佳机遇。   二、企业并购动因   (一)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一般动因的理论研究总结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研究企业并购的理论很多,多数学者均认为并购是多种动因综合推动、动态平衡的结果。西方学者针对性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2]。   (二)当代跨国并购动因的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WTO,紧接着2003年全球掀起第6次并购浪潮,我国公司海外并购蓬勃发展,一些学者结合案例研究总结出了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动因。归纳总结之后,窃以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按照时间段可划分为分为2002年-2008年以及2008年至今,在这两个个时间段的并购动因是有所差异的。   1.2002至2008年的并购动因   由于外国学者的理论发展已在20世纪90年代趋于成熟,所以在此主要介绍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2002年-2008年,由于并购数量稀少,缺乏案例,文献也相应较少,中国学者在这一段时间中主要沿袭西方理论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进行总结,但总结相对松散,鲜有高论,属于幼稚的探索时期。如:叶勤(2002),刘磊(2004)着重指出实现借壳上市是企业并购动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兆吉(2002)的观点是许多企业并购的原因其实是掺杂政府的意志,而并非出于真正的市场原因;由于我国刚刚进入WTO,他认为我国企业并购的动机还处于萌芽阶段的较低层次,并购追逐小利,距离并购的最高层次归核化并购(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相关并购)还有很远的距离。谢亚涛(2003)将中国企业并购的直接动因可以归结为:完全由政府推动下的并购、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资源、获取更多市场机会以及合法避税的需要[4]。刘磊(2004)提到企业由于战略的不同,并购的动因相应出现差异,并认为企业并购的直接动因其一是包括最大化现有股东持有股权的市场价值;其二是最大化现有管理者的财富。实现这两个目的的一般动因在于获取战略机会、降低企业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