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反映的汉代敦煌水利刍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简反映的汉代敦煌水利刍论.doc

汉简反映的汉代敦煌水利刍论   内容摘要:新刊布肩水金关汉简记载的汉宣帝时以诏书穿渠敦煌的事件,以及悬泉汉简记载的汉代敦煌郡的穿渠文书,反映出汉代敦煌水利建设事业的兴盛。简文记载的汉宣帝甘露年间的穿渠活动,说明汉代敦煌的穿渠对于西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简文记载的各类治渠文书,不仅反映出汉代敦煌水利建设持续时间之长,而且说明了屯戍修渠与民间修渠的不同形式。汉代敦煌水利的管理,有都水长、平水史、东部水等不同职官。水渠的命名,有第一、第二、左、右、内、外、东、西等不同编号,说明敦煌水利管理的系统化特色。   关键词:敦煌;水利;穿渠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6)03-0103-07   Abstract: The newly published Han Dynasty Wooden Slips from Jianshuijinguan contains some slips which record that Emperor Xuan of the Han dynasty ordered that irrigation ditches be dug at Dunhuang, a mandate confirmed by similar records found at Xuanquan. Both archives reflect the developed sta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t Dunhuang in the Han dynasty and indicate that water conservation at Dunhuang wa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s. Various passages regar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rrigation ditches found in these bamboo slip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were ditches constructed by both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that water conservancy work was conducted over a very long period of time at Dunhuang. The thorough systematization of local departments, official titles, and names of irrigation ditches further reveals that the management of projects related to water use was highly prioritized at Dunhuang.   Keywords: Dunhuang; water conservancy; ditching.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因其据两关、控西域的重要地理位置,是汉王朝着力开发与重点驻防的关键地区。汉代敦煌气候干旱少雨,四周又为戈壁沙漠,因此水利建设就成为农业种植与军事戍守的必然要求。由于敦煌文书的出现,唐代敦煌水利建设状况,已经有学者作出了深入的研究[1];汉代敦煌的水利建设,汪受宽《甘肃通史?秦汉卷》[2]、郑炳林、李军《敦煌历史地理》也有概括性的论述[3],但总体来看,史料不足是制约汉代敦煌水利研究的主要因素。上世纪以来敦煌汉简、悬泉汉简等汉代简牍的出土,为研究该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如高荣《汉代河西水利建设与管理》就对汉代敦煌水利有很好的研究[4]。近几年来汉简资料不断刊布,特别是肩水金关汉简中的一件诏令文书,说明了汉宣帝时“以诏书治渠敦煌”的事件。张德芳《汉帝国政权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丝路交通体系的支撑》也披露了数枚与敦煌水利相关的悬泉汉简,并对汉简反映的敦煌水利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5]。结合已有汉简资料对汉代敦煌水利问题作出集中性的勾勒研究,还是可以取得一些新的认识。敦煌出土简牍特别是悬泉汉简还没有全面刊布,因此本文的论述也只能算是刍论而已。   敦煌地区发展水利,有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南有祁连山余脉三危山、鸣沙山,西南有阿尔金山山脉,北有北山山脉,境内有党河与疏勒河两大河流。《汉书?地理志》:“龙勒,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氐置水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6]氐置水即今党河,发源于敦煌县东南祁连山中,从南向北贯穿敦煌境内,后汇入疏勒河。又《汉书?地理志》:“冥安,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