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人情味”激荡历史课堂.doc
让“人情味”激荡历史课堂
摘要:通过创设有人情味的课堂氛围来构筑理想课堂。而有人和有情是人情味课堂的两大特点。要做到有人就要爱孩子,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要做到有情首先要求教师要用一双多情的眼睛看教材,其次要有教师情绪情感的积极引领。这样,通过老师自己有滋有味、有血有肉的演绎后,都会化作许多我们和孩子们充满人情味的情节,从而打造出我们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关键词:人情味;有人;有情;理想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17-01
《新教育》的作者朱永新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死人与活人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一口气,而活人与活人的差别在于有没有精神,有没有激情,有没有理想。[1]作为一线老师,最大的理想就是每堂课都能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们讲的内容及所教学科。什么样的课堂能吸引住学生呢?20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充满人情味的课堂才能真正吸引住学生,这也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而有人和有情应该是人情味课堂的两大特点。
1.有人
什么是有人?简单说就是心里时刻装着学生。
1.1要爱孩子。具体说就是对待他们要有一颗公正、尊重、包容和悦纳的心。在一次课上,我发现一名学习落后的学生在做语文作业,便走过去心平气和地说:把你写的东西给我看看,看完还给你。这时,旁边有人说了一句就会骗人!我回头一看,是个上课经常不带课本的男生。我静了静,转过头,要过那位学生的作业本,看了后还给他说:如果非要这时候写完,可以继续写,课后咱一起补补历史。这完全出乎那个男生意料。课后我找那个男生交流,他说他以为我会撕掉那位同学的作业,所以才冒出那么一句话。第二天,他给我写了一封信,张老师,很高兴您能把我当朋友。毕竟,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说不定以后上课我还会惹您生气,不过,我想您肯定会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最后,我也向您保证,以后一定会尽量管住自己的嘴,少说话!从这之后他上课的表现真的大有改观。
尊重、平等、宽容、信任与和谐,我想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彰显吧。应该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一种态度,进而形成一种习惯。学生如同成长中需要呵护的小苗,如果想要让他们茁壮成长,必须珍爱他们、倾听他们、尊重他们存在的方式。
1.2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同年级学生情况各有不同,《课标》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要求也有所不同。授课中要充分考虑个体特点以及他们的自身需求。
2.有情
什么是有情?简单说就是充满真情。言为心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中,教师凭借自己对教材的真知与真情,通过宽松、民主、平等的对话,借助相应的语言技巧,以情动人。
2.1要求教师用一双多情的眼睛看教材。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优秀的老师如同一个好的媒人,在学生和教材之间做媒,使学生对这一门学科产生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打乱教材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结构,重新设计教学板块并加以拓展延伸,还这些已经逝去的历史以灵性。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感觉到历史是活生生的。试想,如果老师没有这样一双多情的眼睛,没有如此用心的设计,怎么会让学生爱上我们的历史呢?
2.2是要有教师情绪情感的积极引领。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自己要振作、要投入、要热情。这种热情不是让我们高音说话、慷慨陈词,要的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情。在传递教材情感的同时,应该敞开自己的心怀,传导自己的真挚情感。有了真挚的情感,才会以情激情、以情启智,从而生发更为深厚、稳定的情感。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参观活动试举两例。
例一:文字叙述要有情。没有了语言的感情色彩,就如同人没有了血肉,历史教学便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我在图片说明上非常注重运用文学性语言来描述。
比如在《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中展示人员交往的有关图片时,我是这样描述的:(图一)年轻时的他和她,38年后再相见,都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了。(图二)而52年后,曾经是小姑娘的她又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母亲,而此时的母亲已经是年迈体衰,白发苍苍了。(图三)1987年,这些台湾老兵们终于回到了令他们魂牵梦绕的祖国大陆,登上了万里长城。他们身穿白色衬衣,正面印有两个鲜红的大字--想家。我们从这位老兵仰天大叫的呼喊声中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此时此景,有的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妈妈,我好想你、妈妈,我终于回来了……
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
在充满情的语言氛围中,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其效果和震撼力自然十分明显。这正应了朱尔澄老师说的:历史虽已逝去,但是历史是有生命的,对史事的情感叙述,才能给人以历史的真实感,或者说教师的历史情感好像是血液、灵魂,赋予已逝去的历史以生命。[3]
例二:感悟体验要有情。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记忆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和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