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痛逐瘀汤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oc
身痛逐瘀汤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达40%~90%[1]以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笔者认为血管因素对其影响更大,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其中大血管病变主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产生缺血缺氧,而微血管病变包括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糖蛋白沉积、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造成周围神经滋养血管低灌注,神经组织血流不足及神经内膜和纤维缺氧、缺血,导致神经变性坏死及功能异常[2],神经滋养微血管病变可引起单神经病变或多发性神经病变。故其临床主要症状为肢端麻木,发凉,疼痛和感觉障碍,晚期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神经性关节炎和足部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对患者微血管病变,对因治疗,通过改善患者微循环,改善患者血供和氧供,有研究证实前列地尔可通过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而降低血液粘度,使血管扩张提高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障碍,防止血栓形成[3],笔者利用中医活血化瘀原理,采用中药身痛逐瘀汤配合前列地尔中西医结合治疗,将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在糖尿病基础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原则下,治疗组运用身痛逐淤汤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2ml:10ug 产品批号:1302024),对照组单用静脉滴注前列地尔,观察治疗本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身痛逐淤汤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7例;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7.5岁,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5~15年;口服降血糖药39例,加用胰岛素43例,治疗前空腹血糖控制在(12.0±4.0)mmol/L。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WHO推荐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任何时间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200mg/dl);②空腹静脉血浆血糖≥7.0mmol/L(126mg/dl);③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75g葡萄糖后2h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200mg/dl),以上3项检测标准中,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并随后1d再选择上述三项中的任何一项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参照WHO多国家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凡2型糖尿病同时具有以下四项中3项者,即诊断为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①四肢麻木,②肌无力和肌萎缩,③腱反射减弱和消失,④感觉障碍。
1.2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均在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应用的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若合并其他并发症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症处理,以20d为1个疗程。
1.2.2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口服中药身痛逐淤汤加味,基本方:桃仁12g,当归8g,川芎10g,秦艽10g,香附8g,羌活8g,地龙10g,牛膝12g,红花12g,没药8g,甘草6g;四肢麻木明显者加姜黄15g,木瓜15g;四肢厥冷明显者加细辛5g,桂枝10g;四肢酸软明显者加桑寄生15g,杜仲30g;四肢疼痛明显者加全蝎3g,蜈蚣2条。1剂/d,水煎取汁200ml,分2次温服。20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疗效。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各疗效段两组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 疗效标准 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维持在6.0~7.5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8.0mmol/L~1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5.0%~6.5%,在此基础上参照《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4]。临床痊愈:肢体麻、凉、疼、痿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肢体麻、凉、疼、痿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肢体麻、凉、疼、痿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肢体麻、凉、疼、痿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注:两组疗效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
3病案举例
金某,女,61岁,退休教师,患2型糖尿病5年,长期口服伏格列波糖0.2mg TID,空腹血糖控制在8~10.0 mmol/L,近2月感双足趾麻木,刺痛,发凉,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细涩。先给予调整糖尿病药物治疗,加用格列美脲片2mg,1次/d,使空腹血糖控制在6左右。再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1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输注,加用中药身痛逐淤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