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醛酮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醛和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及命名;
2.掌握醛酮的结构,了解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3.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
4.理解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5.掌握醛酮的制法;
6.了解重要的醛酮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
第一节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二、命名
1.
以包含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看作母体。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依次标明碳原子的位次。在醛分子中,醛基总是处于第一位,命名时可不加以标明。酮分子中羰基的位次(除丙酮、丁酮外)必须标明,因为它有位置异构体。
戊醛 2-戊酮 3-戊酮 醛、酮碳原子的位次,除用1,2,3,4,…表示外,有时也用α,β,γ…希腊字母表示。α是指官能团羰基旁第一个位置,β是指第二个位置…。
β-羟基丁醛 α,α’-二溴-3-戊酮 酮中一边用α,β,γ…,另一边用α’ β’ γ’…。
ⅰ.含醛基、酮基的碳链上的氢被芳环或环烷基取代,就把芳环或环烷基当作主链上的取代基看待:
2-苯丙醛 1-环己基-1-丙酮 ⅱ.醛基与芳环、脂环或杂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时,它们的命名可在相应的环系名称之后加-“醛”字。
环己醛 1,2-萘二醛 ⅲ.当芳环上不但连有醛基,而且连有其它优先主官能团时,则醛基可视作取代基,用甲酰基做词头来命名。
4-甲酰基苯甲酸 2.酮还有另一种命名法
根据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名来命名,把较简单的烃基名称放在前面,较复杂的烃基名称放在后面,最后加“酮”字。
甲乙酮(丁酮) 甲基乙烯基酮(丁烯酮)
后面是母体
如含有两个以上羰基的化合物,可用二醛、二酮等,醛作取代基时,可用词头“甲酰基”或“氧代”表示;酮作取代时,用词头“氧代”表示。
3-氧代戊醛 (3-oxopentanal) 2,4-戊二酮 (2,4-pentanedione) 英文 羰基做取代基时用“oxo”(氧代)表示
不饱和醛、酮的命名是从靠近羰基一端给主链编号。
2,3-二甲基-4-戊烯醛
(2,3-dimethylpent-4-enal) 3-甲基-4-己烯-2-酮
(3-methyl-4-hexen-2-one)
第二节 醛、酮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一、物理性质
除甲醛是气体外,十二个碳原子以下的醛、酮都是液体,高级的醛、酮是固体。低级醛常带有刺鼻的气味,中级醛则有花果香,所以C8~C13的醛常用于香料工业。低级酮有清爽味,中级酮也有香味。
羰基中,碳和氧以双键相结合,碳原子用三个sp2杂化轨道形成三个σ键,其中一个是和氧形成一个σ键,这三个键在同一个平面上。碳原子剩下来的一个p轨道和氧的一个p轨道与这三个σ键所形成的平面垂直,彼此重叠形成一个π键
由于氧的电负性吸引电子的能力很强,所以羰基是一个极性基团,具有一个偶极矩,负极向氧一面,正极朝向碳的一面。
由于羰基的偶极矩,增加了分子间吸引,所以它们的沸点与分子量相近的烷烃相比较,增高50℃以上。但因为醛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其沸点则低于相应的醇。
二、光谱性质
IR: 醛 C=O 1725cm-1附近,有强吸收峰。(共轭作用使吸收波数减少)
C-H吸收在2720cm-1
酮 C=O 伸缩在1715cm-1附近有强吸收峰。(共轭作用使吸收波数减小)
1715 1695 1675 1665 1640 cm-1
1715 1745 1780 1815 cm-1
NMR: 醛基上的H =10ppm(而碳碳双键上的H约在δ=5ppm)这可能是 H周围电子密度所致。
UV C=C双键共轭的信息,若醛、酮为共轭体系,则在近紫外或可见区出现强吸收带(K带)-共轭带(Konjuierte,共轭的,德文)
K带:λmax 215-250nm(εmax 10000-20000) *
R带:(基团型的,Radiralartig 德文) λmax 300-350nm(εmax 10-102) n-
ⅰ.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
立体化学
ⅱ.α-氢的反应:
-H有一定的酸性,在碱的作用下,容易失去一个氢,形成一个碳负离子 ,它可和羰基发生离域作用,使负碳离子特别稳定。这个负碳离子是一个有效的亲核试剂,可以和另一分子的羰基化合物发生加成作用。
羰基的共轭加成:
1,4共轭体系,由于羰基中氧的电负性通过共轭效应的传递,使β碳原子带有正电性。也就是说,β碳原子具有羰基碳原子的性质。这时亲核试剂可以发生1,2或1,4加成,后一加成称共轭加成。
CH3-CH=CH-CHO1,4加成,而且还可以预言分子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一章建筑塑料、涂料、胶粘剂详细分析.ppt
- 第十一章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new)详细分析.ppt
- 第十一章木材及制品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会计账薄详细分析.ppt
- 第十一章排便护理详细分析.ppt
- 第十一章皮肤科护理详细分析.doc
- 第十一章强制流动锅炉及其水动力特性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元、部件特性分析ch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4详细分析.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