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值法(又称基体冲洗法)应用特点: 不需制作内标曲线; K值与内标物含量无关。 ?在于对比例常数K的处理上不同。 ?内标(曲线)法的比例常数与内标物质含量有关, K值法与内标(曲线)法的主要区别: ?s Ia Is = Ca Cs ?a ?s (1- ?s ) ?a = C” ?a ?而K值法的比例常数K与内标物质含量无关。 Ia Is = Ca Cs ? ?s ?a ? ?a’ ?s = ? ?a’ ?s K s a 5.任意内标法 实际是K值法的灵活运用。样品中含Al2O3时需用非刚玉标准(CaF2、NaCl、KCl、ZnO、TiO2、Cr2O3、NiO、?-SiO2、Fe2O3、MgO等)。 用非刚玉标准物q相进行待测相 a 的定量分析时 ,若已知待测相a和标准物q相与刚玉s的参比强度,通过下式可换算出Kqa = K s a K s q K q a 此式为任意内标法的基本依据, 其意义在于:在样品中可用不同于s相的任意物相q为内标物,并根据Ksa与Ksq获得Kqa值, 而不必按1:1质量比配制纯a 和纯q相的二元标样,再通过实验测出Kqa值。 = K s a K s q K q a Ia Iq = ? ?a’ ?q K q a ?a’ = ?a (1- ?q ) PDF卡片索引中载有部分常见物相对刚玉的 K 值,称为该物相的参比强度。 只要a相和q相的参比强度能查出,就可算出Kqa值。 然后, 在待测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 任意相q作内标,按下列K值法公式,采用任意内标法,可实现物相定量分析。 例:PDF卡片可知,Al参比强度为4.30; MgZn2参比强度为3.40; 则, MgZn2 (待测相)相对Al(内标物)的 K值 =3.4/4.3=0.79。 这样就可以用Al粉作内标物,测定混合物中MgZn2含量。 PDF卡片中给出的参比强度是: 各物相与刚玉按1:1比例混合后,该物相与刚玉的最强线强度比。 因此,在应用参比强度时,待测相a与内标物q的强度均要选自最强线。 注意 当待测样中只有两相时,定量分析可不加标准物质,因为这时存在关系: I1 I2 = ? ?1 ?2 K 2 1 ?1 + ?2 = 1 = 1+ ?1 1 / I1 I2 K 2 1 = 1 1+ / I1) )(I2 (K s 1 / K s 2 衍射仪测出两种物质最强线的强度I1和I2, 通过上边公式,就可以计算每一相的含量。 从PDF卡片上查出两种物质的参比强度 两相混合物的定量分析 用Scherrer公式估算纳米粒子晶粒的大小 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之一 晶粒大小的测定 沉降分析 电子显微镜 光散射 X-射线粉末线条宽化法 当晶粒度﹥10-3 cm时,颗粒过粗将导致能够产生衍射的晶面减少,衍射强度减弱; 晶粒度= 10-5-10-3 cm时,由于单位体积内参与衍射的晶粒数增多,衍射线变得明锐连续; 晶粒度﹤10-5 cm时,衍射线条变宽, 此时, 晶粒越小, 宽化越多, 直至小到几个nm时, 衍射线过宽而消失到背景之中。 X-射线粉末线条宽化法 式中: D-是垂直于反射面(hkl)方向微晶的尺寸; ?-衍射角; ?-波长; K-Scherrer常数,一般取0.89; B0-晶粒较大(200nm以上)没有宽化时的衍射线半高宽(即仪器狭缝系统引起的仪器宽化); B-待测样品衍射线的半高宽; B-B0=?B 要用弧度表示。 谢乐(Scherrer)提出衍射线宽化法测定晶粒大小的公式 Scheerrer公式的应用实例 某一MgCl2样品经球磨9h后,003衍射峰半高宽为1.1o, 110衍射线为1.0o;而研磨前样品 003衍射峰半高宽为0.4o, 110衍射线为0.6o; 003衍射角为7.5o, 110衍射线为25.1o;实验用Cu Kα射线,λ=154 pm。 由Scherrer公式 003衍射: ΔB =1.1o- 0.4o= 0.7o = 0.01222弧度 Dp,003 = (0.9×0.154 nm)/(0.01222 ×cos 7.5o) = 11.5 nm 110衍射: ΔB = 1.0o- 0.6o= 0.4o = 0.00698弧度 Dp,110 = (0.9×0.154 nm)/(0.00698 ×cos25.1o) = 22.0 nm 由此可见, ,经研磨,晶粒大小的平均值为:沿c轴方向厚约11.5nm,而垂直于c轴的平面上,直径约22.0nm,晶体呈扁平椭球状。 用Scherrer公式估算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方法(生)-XRD1综述.ppt
- 病毒性结膜炎技术方案.ppt
-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技术方案.ppt
- 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技术方案.ppt
- 病毒性脑炎护理技术方案.ppt
- 方法1.1电磁辐射与结构综述.ppt
- 病毒性脑炎刘利娜技术方案.ppt
- 病毒性皮肤病技术方案.ppt
- 病毒性皮肤病与护理技术方案.ppt
- 方法1.3粒子(束)与的相互作用综述.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