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存境遇的镜像符码――顾长卫电影的主题意蕴.doc
生存境遇的镜像符码――顾长卫电影的主题意蕴 摘 要:从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到柏林电影节银熊奖,顾长卫已经从一位杰出摄影师成功转型为一名独具影像风格的导演,其作品通过细腻真实的表现形式,以寓意深远的意象符码,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在回望时代的同时,揭示生命价值,展现生命勃发力量。 关键词:顾长卫 电影 主题意蕴 顾长卫是跟随第五代导演成长起来的摄影师,作为导演,他的影片大多数以小人物或边缘为主角,在叙事上去宏大叙事而抓小事件,以平民化的角度,表现普通人的细腻淳朴的生存状态,其电影中流淌出来的悲剧意识和救赎情结,是导演对中国当下人和当下现实困境的抵近。 一、《立春》:另一种生存的境遇 1.梦想与庸常 现实中的人们,常在梦想与现实中摇摆,这不仅是“文化人”的问题,每个人都会遇到。梦想是人类的特点之一,但梦想不是按比例分配的。 《立春》里的王彩玲是理想主义者,为了梦想,可以飞蛾扑火,九死一生。王彩玲是不轻言放弃者,为了理想不顾周围的不解嘲笑,始终高扬理想主义旗帜。 似乎“庸常”真的不受世人待见,诗人徐志摩说“我最憎恨庸常的生活”,但憎恨于事无补,抬头仰望星空的诗人低头下来还是得直面现实。周瑜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浑浑噩噩,对低俗的物质的本能追求,甚至显露出人性的丑陋面。他代表了现实中世俗的灰色生命状态,有本能的欲望,但未能达到目标时却接受现实、断然放弃,找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过着尽管平庸却适意的生活。这两部电影似乎想说踏踏实实的活着的人才是真实的人。 2.拯救与逍遥 《立春》是理想主义者妥协的现实一种。导演顾长卫说:“其实我原本讲的。恰恰是理想的重生,但重生就意味着一定要先幻灭,然后才能重生。”[1]坚持理想如王彩玲者不多,所以她在末尾得到了解脱式的重生。经历了黄四宝的羞辱,目睹了小张老师的悲剧,爱情和婚姻之于王彩玲已轻于鸿毛,似乎已看破红尘。朋友自我毁灭、被欺骗,梦想渐远,王选择了回归世俗生活。 她收养兔唇的孩子,并把带到父母身边享受亲情,用唱歌剧的歌喉为孩子唱起了童谣。王给孩子起名“王小凡,平凡的凡”,我们看到了一个回归平凡的她,她有了平凡人的“爱”,是不再凌驾于梦想之上的生命之爱。 二、《孔雀》:成长中的疼痛之花 1.青春与爱情 和以前顾长卫担任摄影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迸发的男性的鲜活荷尔蒙有很大的不同,《孔雀》似乎是一颗果实在回回望成长中的花开之痛。姐姐高卫红的青春是属于关于“美好的梦想”的,她的傲气让其对美好事物极端敏感,极欲摆脱作为“姐姐高卫红”的自己。她自制“降落伞”,是内心深处的冲动使姐姐看起来饱含着超现实的意味。裴多菲说过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姐姐的降落伞诗意轻轻的飞走了,梦想飞得太高,跌下来也就越疼。 2.焦虑与逃离 弟弟在独白里坦言年轻时代的他“沉默得像个影子”,这个“影子”是哥哥和姐姐的,哥哥需要他付出奉献,姐姐忙着梦想,全家人似乎都顾及不得这个干净得像纸一样的孩子。姐姐让他去买《性知识手册》,哥哥也使他抬不起头……他是家里最好使的“工具”,是为哥哥而存在的附属。弟弟无法摆脱的种种使他焦虑迷茫,于是他选择逃避,他偷偷画裸体,亲近风尘女子。对生活逃避,让他的青春如斯黯淡,没有花火,还没有孕育出花骨朵,就委顿了。 弟弟希望“一觉醒来就是六十岁”,青春期的孩子感觉到了老无所依,无助得让人心疼。他如此需要爱,需要长辈庇护,所以他找了一个年长的妇女,再回家,断指便是逃离的代价。他是一个没有青春的弟弟,人生就像眼前的孔雀,“反正冬天的孔雀是不开屏的”。三兄妹的人生注定过着平淡寂寞的日子,而他们的青春岁月,成就了各自生命中闪亮的也最自我的一段。 三、《最爱》:绝望之喜剧,欲望之挽歌 《最爱》展示的悲剧不是让人们欣赏的,尤其那种“亡灵”的叙述口吻,是绝望的。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它有意也把观众引入情节进入角色,与电影中的人物同命运共生死,进而让人们反观自身,珍惜生命,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爱中获取力量,从死的哲学中体悟生的向荣。本片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无限抵近。 故事起于日常生活,却因个体独特命运的例外(艾滋病)把故事带动起来,涌入起伏跌宕的叙述。赵得意这个人物并无惊心动魄之处,倒是他身上蕴含的旺盛生命热情,着实令人心潮起伏。最爱,是最普通的爱,也是最高层次的爱。在世俗的现代,以领一张结婚证为终极理想的爱,已然绝迹。 叙事伦理所展现的绝望,落在那些始终摸索在黑暗隧道里呻吟着“多活一天是一天”的生灵身上。影片始终对这些卑微的人未失望,始终紧抱人物命运,是作者对他们生活的悲悯的心,最终保存了他们可怜仅存的自尊片羽。毕希纳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当往下看的时候,会头晕目眩。不管曾经多么美丽、牢固,不管多么痛苦和不幸,最终都飘向灰色天空。人从自然走向社会,必将会再从社会回归自然。影片最后,那点感触,也“人命像树叶一样,说落就落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