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2.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2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 秋思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五年(200),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1、说说诗歌的大意 2、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 3、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想像的? 4、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思考   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观沧海》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 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 如何写景 实景 虚景 海水 山岛 树木 百草 秋风 洪波 日月运行 动态 静态 动态 王 湾 唐 听读要求:1、把握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说说诗歌的大意及四联之间的联系。 客 路 青 山 外, 行 舟 绿 水 前。 潮 平 两 岸 阔, 风 正 一 帆 悬。 海 日 生 残 夜, 江 春 入 旧 年。 乡 书 何 处 达, 归 雁 洛 阳 边。 淡淡的乡愁 自然的理趣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所在 所见 所思 1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探究(答案仅供参考)   之所以提到“客路”,一是与“行舟”构成对应,暗示了诗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一是表明尽管眼前是青山与绿水,但仍然掩盖不住自己旅途忧郁的情怀,同时,这也为尾联设置了伏笔。 2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描绘出这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吗?并请说说“阔”和“悬”字的妙处。   这是诗人在涨潮时、行舟中所见到的景象。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齐平了,静静的水面上,春风和顺,波平浪静,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桅杆上高高垂悬。 一个“阔”字表现出“潮平”,“悬”字在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帆儿高悬。“阔”字和“悬”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3、颈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全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当残夜未全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新生的美好的事物,必将代替旧的不好的事物。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整体感知 1、说说诗歌的大意 2、诗中哪些词语表明了作者的行踪? 3、诗歌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根据? 4、诗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出的画面。 2、“争”和“啄”字好在哪里? 研读赏析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通过对早莺、新燕的动态描写,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马致远 释题 这是一首曲。曲,代表着元朝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这是一首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曲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提示:注意节奏 读一读: 研读赏析 1、用自己的话讲述本曲所描绘的情景 2、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3、诗人所写的景有何特点? 4、你知道为什么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吗?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

文档评论(0)

caohua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